【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年邹国与鲁国打仗,邹国被鲁国打败,不少将士被杀。邹穆公心情很不好,就去问孟子:“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有三十二人被杀,老百姓目睹了这场战争,眼睁睁看着自己国家的将士被杀,却没有一个上去营救,为国家拼命,实在是可恨得很。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很多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当时大王的粮仓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官员并没有想到应该去救济灾民,他们也没把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甚至还残害百姓。” 孟子讲述了这段往事后,接着引出一段话说:“您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是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自然就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 孟子说到这里,最后直截了当亮明自己的观点:“所以,请大王不要去责怪他们、惩罚他们。只有实行仁政,您的百姓才会爱护他们的长官,甚至为他们献出生命。” 这就是“出尔反尔”的由来,不过现在已很少用它的本意了,其引申意已发生很大变化,大多用来形容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解释】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难字】尔:你;反:通“返”,回。 【近义】反复无常 【反义】言出必行 【用法】责备别人反复无常,言行不一致,可用此语。 【例句】你是在这个条款上签了名的。但是,我们仍然有准备,准备你的出尔反尔,不履行这些条款。――刘波泳《秦川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