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因此无论谁,只要一谈到怎样用兵,他便会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所以,不少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将之才。但是,他的父亲却始终不相信儿子精通兵法,善于用兵。他甚至说:“我的儿子将来要是不做赵国的将军,那倒是赵国的福气,万一不幸让他当上赵国的将军,那他一定会打败仗。因为他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绝对会出问题!” 知子莫若父。赵奢对儿子的看法非常正确。秦昭王四十七年,秦王派大将王屹攻打赵国的上党,赵国大将廉颇奉赵王之命率兵二十万救援上党。他采取固守政策,坚守长平,和秦军相持了四个多月,秦军没能攻下长平。 于是,秦王采用宰相范睢的离间计,到赵国去传布谣言说:“秦兵所惧怕的,只有赵括一个人。廉颇是个没有能力的人,再过些日子,他就要投降了。” 赵王相信了谣言,便派赵括去代替廉颇领兵。赵王召来赵括,问他说:“你能不能击败秦军,为国争光呢?” 赵括大言不惭地说:“要是碰上秦国名将白起,那我还得想一想对付的办法,现在是王屹领兵,我一定把他打得落花流水。” 于是,赵括接掌廉颇兵权以后,马上改变固守的策略,不久就被秦兵围困。这时,秦王悄悄改派白起为上将,而以王屹为副将。结果,白起大败赵括,赵军四十万人马被俘后全被活埋,而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也在突围时中箭身亡。 这次战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不仅在这次战役中损失了四十万军马,更重要的是从此一蹶不振,国力逐渐衰弱下来,再也无法和秦国抗衡了。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近义】坐而论道 【反义】埋头苦干 【用法】常形容只能空谈而不能实现的计划。 【例句】书生都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会去实行;他是书生,他知道怎样去矫正自己。――老舍《四世同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