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 www.zh61wx.com E-meil:学生作文zhycetwx@163.com 文学创作:yangshich@163.com
于颖新 于立极 凡 夫 王一梅 王 位 王晋康 王泉根 王定海 王树槐 王鸽华 毛云尔 邓宏顺 北 董 潘与庆 皮朝辉 安 宁 汤 汤 伍 剑 艾 禺 刘清山 刘育贤 刘 俊 闫耀明 刘乃亭 刘兴诗 刘慈欣 刘正权 刘 北 任大星 米吉卡 佟希仁 李建树 李学斌 李志伟 李丽萍 李 铭 李维明 李仁惠 李利芳 李少白 汤素兰 吴牧铃 吴礼鑫 陆 梅 冰 夫 肖显志 陈国华 陈 静 陈志泽 邱 勋 宗介华 余 雷 吴佳骏 陈琪敬 金 本 金 波 周 锐 苗 欣 周学军 鱼在洋 周蓬桦 周晓波 杨向红 杨庭安 杨 鹏 郑 重 郑允钦 郑 军 林文宝 范晓波 屈子娟 卓列兵 饶 远 贺晓彤 何腾江 洪善新 洪 烛 经绍珍 张广钧 张一成 张希玉 张怀帆 郝天晓 杨福久 倪树根 凌鼎年 高巧林 高恩道 钱欣葆 爱 薇 龚房芳 徐 玲 野 军 黄春华 黄 山 戚万凯 湘 女 程逸汝 彭绪洛 谢 华 谢华良 谢倩霓 谢 璞 谢 鑫 谢乐军 曾维惠 窦 晶 鲁 冰 舒辉波 斯多林 蒲华清 翟英琴 崔合美 梁小平 樊发稼 薛卫民 薛 涛 魏 斌
    首 页   视 频   讯 息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童 话    故 事   幼儿文学  寓 言    散 文
    诗 歌   赢在起点  作品导读  作家文集   版主作品   自由写吧   作 文   精彩回放  报 纸    空 间       
目 录
热点推荐
童 话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学术,氛围,非功利
作者:孙建江     来源:儿童文学大本营    点击数:

关键词:文章|理论|探讨

  与一位朋友聊天,聊到儿童文学研究时,朋友向我大倒苦水,说,现在除了那些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年轻人谁还搞理论啊。但凡有点才的,都去搞创作了。我们不像八十年代崛起的那代人,创作和学术都红红火火的。真让人羡慕。朋友是儿童文学专业出身的青年学者,有专著,有才气,对儿童文学的整体状况也了解。朋友的话不由触发了我的一些思索。
  朋友所说羡慕云云,客气了。不过,两代人的区别倒也是存在的。
  八九十年代那会儿,志同道合的研究者们常常会以群体的阵势出现在公众的前面,他们似乎很有心灵感应,一个话题,一项倡议,一种宣誓,一桩事件,一部作品,一次会议,一套丛书,一出电影,一封来信……总能获得大家的回应(并非是一味赞同的回应)。
  那会儿,为了某个文学现象大家可以面对面唇枪舌剑,据理力争,可私底下大家拍肩搭背,是不分彼此的兄弟。那会儿,为了一次很私下的学术聚会,大家说走就走,乘火车、坐汽车日夜兼程全数自费前往。虽然他们的腰包里并没有多少闲钱。而现在,这样的情行可是不多见了。
  现在想想,吸引他们的是什么呢?是经济利益吗?不是,学术研究从来无经济利益可言。是所谓的名声吗?也不是,如要名声很多人完全可以去搞创作。那是什么呢?
  是某种心灵召唤使然?是,这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心灵召唤需要有一个文化的生成前提,这代人的青少年时代恰逢十年动乱,文革的共同遭遇生成了他们的集体无意识。他们需要倾述,需要讨论,需要碰撞。这当然重要。
  但同样重要的是,这样的倾述、讨论、碰撞,久而久之又生发成了一种氛围,一种浓浓的特有的学术氛围。这,我想恐怕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
  还有就是,那时搞学术研究并无什么功利的目的。在那批理论研究者中,有许多来自高校,但也有一些来自非高校。没听说高校的研究者是为了课题、经费才投入学术的研究。而那些来自非高校的研究者们更无什么功利目的可言。他们的研究成果再丰硕,论著再多也无助于他们各自的技术职称升等。那时做研究很纯粹,就是一种喜欢,一种热爱,一种一起来做事的快感。当然,如果说这算是一种企图心,那我不否认他们的“功利目的”也是有的。这个“功利目的”就是一起来做事的快感。
  其实,朋友一直在做着自己的研究,也没有什么功利目的。而这恰恰是我有感触的地方。如果这话是出自一个华而不实、利欲熏心、整天只想着出名露脸辈之口,我反倒不觉奇怪。
  朋友的感叹是否是在呼唤或者说是在期待一种纯粹的学术的氛围呢?我想应该是吧。
  学术氛围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是不待言的。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研究者,可以维促学术研究的持续开展,也可以激励有学术悟性但耐性稍逊的研究者……
  学术氛围浓郁,当然最好。但如果学术氛围欠佳,也不必为之怨天尤人。战乱年代没有什么学术氛围,照样有冯友兰、金岳霖等学者的哲学研究;文革十年没有什么学术氛围,照样产生了顾准的反思日记。关键还是看自己。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风气,这很正常。市场经济时代有市场经济时代的学术特点。只要自己有心,只要自己坚守,只要认定了目标一直走下去,有悟性、有思考、有追求的人,何愁不出成果。
  再说了,氛围本身也是需要大家来一起营造的。仅我所知,眼下就有不少年轻的研究者在黙默地、扎扎实实地做着自己的研究。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名气不够大而郁闷和苦恼。
  而且,现在的资讯远比八九十年代发达,网络化已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如果这些埋头苦干的青年学子多加切磋和交流。同样也可以营造一种这个时代特有的学术氛围。
  学术研究,为自己的内心充实,也为这个时代留下思考。
  期待学术研究的纯粹性。

  • 上一篇文章: 由任老的反馈说开去

  • 下一篇文章: 从儿童文艺的产生看儿童文艺的本质
  •  欢迎点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访问人次:AmazingCounter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