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 old.zh61wx.com E-meil:学生作文zhycetwx@163.com 文学创作:yangshich@163.com
于颖新 于立极 凡 夫 王一梅 王 位 王晋康 王泉根 王定海 王树槐 王鸽华 毛云尔 邓宏顺 北 董 潘与庆 皮朝辉 安 宁 汤 汤 伍 剑 艾 禺 刘清山 刘育贤 刘 俊 闫耀明 刘乃亭 刘兴诗 刘慈欣 刘正权 刘 北 任大星 米吉卡 佟希仁 李建树 李学斌 李志伟 李丽萍 李 铭 李维明 李仁惠 李利芳 李少白 汤素兰 吴牧铃 吴礼鑫 陆 梅 冰 夫 肖显志 陈国华 陈 静 陈志泽 邱 勋 宗介华 余 雷 吴佳骏 陈琪敬 金 本 金 波 周 锐 苗 欣 周学军 鱼在洋 周蓬桦 周晓波 杨向红 杨庭安 杨 鹏 郑 重 郑允钦 郑 军 林文宝 范晓波 屈子娟 卓列兵 饶 远 贺晓彤 何腾江 洪善新 洪 烛 经绍珍 张广钧 张一成 张希玉 张怀帆 郝天晓 杨福久 倪树根 凌鼎年 高巧林 高恩道 钱欣葆 爱 薇 龚房芳 徐 玲 野 军 黄春华 黄 山 戚万凯 湘 女 程逸汝 彭绪洛 谢 华 谢华良 谢倩霓 谢 璞 谢 鑫 谢乐军 曾维惠 窦 晶 鲁 冰 舒辉波 斯多林 蒲华清 翟英琴 崔合美 梁小平 樊发稼 薛卫民 薛 涛 魏 斌
    首 页   视 频   讯 息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童 话    故 事   幼儿文学  寓 言    散 文
    诗 歌   赢在起点  作品导读  作家文集   版主作品   自由写吧   作 文   精彩回放  报 纸    空 间       
目 录
热点推荐
童 话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艾香如凝
作者:北 董     来源:儿童文学大本营    点击数:
  大自然中花草无数,我对艾却是情有独钟的。乡人称艾为“艾子”而不叫“艾蒿”,在我的印象里,青蒿、白蒿、四棱蒿(益母草)之辈是无法跟艾相提并论的,艾是百草中的君子。
  艾的茎和叶白绒绒的,摸上去柔软如绸;艾的幽幽香气总是让我们嗅个不够。爷爷是不太专业的中医,却谙习“针通经络,灸调阴阳”,常常为乡亲们做针灸,艾则是必备的了。捣艾为绒,团做小球,隔姜灸、隔蒜灸或固定于针柄上点燃而灸,治疗虚寒阻痹诸症,常能奏效。耳染目濡,我自儿时便知道艾是药材。
  不过,我对艾的喜爱并非单单源于药用,还有它的祥瑞和食用。每一年的端午节,农家要在门楣上或窗棂上插艾枝以驱邪,祈祷一年的吉利,已是悠久的风俗;而煮艾汁来和黍面,蒸制粘糕,再粉以喷香的黄豆面,擀成薄薄的饼,卷起来,蘸糖汁,是我们端午必有的美食。这样的艾粘饼真是口口香,满屋香,一院香,全村香,香了我整个的童年。现在,城里头串街小贩叫卖一种叫做“驴打滚”的糯米糕饼,跟儿时的艾粘饼相差不多,可是因为没有上好的艾,或根本就没有艾,口味也就大打折扣,难以唤起我的食欲来。
  那时的艾,是不用去买的,全是自采。采艾,是我们小孩子的一桩乐事。
  我们村子的南边,有一座碧螺般小山,道道梯田的埂而上,每年春天就见一簇簇的艾蓬勃而生。艾不怕干旱,而且越旱越香。我们这些小娃娃,每逢去挖野菜拾山柴,都要看看艾们日日长高的模样。有时候我们提前就商量着把艾分了,哪一道田埂上的哪一簇或哪几簇属于谁,也就各自有了一份专注,一份牵挂。我们要抓机会去看看它们,趴下来嗅一嗅它们日日渐浓的香气,也可能会因为评价谁的艾最香而争论不休。
  大约到了农历的四月初,大家就有些忍不住,想下手割艾了。不过有年龄大一些的伙伴会来劝阻,以十分内行的口吻说明不到端午是不应该采艾的,艾还没长熟,嫩艾的香气没酝足。大家只好忍,一直忍到踏进五月。五月初四这天,妈妈们要包粽子,做艾粘饼的,艾的事用不着她们操心,我们提前准备好了。我们插艾枝,煮艾汁,样样不外行。我的同伴们大都有内里装着艾的绣花荷包,用彩色的丝线吊挂在脖子上,美。我从未拥有过香荷包,因为我的姐姐早年出嫁,贫寒的寡母更难有闲暇的时间和舒展的心情侍弄我。
  对艾的记忆所以深刻,还在于我们曾经把艾献给了席老师。
  不记得那位老师是哪乡人士,总之是个50来岁口音很“野”的外地人,面目慈善,很瘦,很驼的背。我们更不明白他何以来我们这小村教书,他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
  规模极小的小学校,只有一间教室,四个年级共用。有人听讲有人写字,席老师是不歇的,语文算术音体美,就他一个人。我记得教室里常常乱得像青蛙鼓噪的池塘,不过老师一敲教鞭,啪,也就鸦雀无声了。老师的字写得很好,连笔画很多的繁体字,也写得十分周正,为这,他多次受过村主任的夸奖。我们都乐意跟着老师去给烈军属家干农活,他干得不快,却不怕吃苦,村主任说他是个特别“泥腿”的老书生。
  很瘦的老书生讲课常常皱眉头,动不动用黑板擦抵一会儿右边的肋下。后来村主任说娃娃你们谁都不能气着老师,老师有病。
  端午节到了,我们几个学生在一起嘀咕,老师会包粽子吗?会做艾粘饼吗?门楣上有艾枝插吗?
  我们小,没人敢去问一问。可是我们都留心着,看看席老师有没有过节的举动。五月初四,天黑了,该放学了,我们还是没看见老师泡苇叶(包粽子必用啊),也没看见他炒黄豆,更没见他什么地方有艾撂着。透过门缝朝老师的屋子里看,也没有什么亲人来看望他。
  没有艾,没有粽子,没有艾粘饼,这是怎样的端午节啊!
  我们替“老书生”感到孤独。
  有不少人家是在端午的先一天煮粽子炒黄豆做粘饼的,满街的香气陶醉了我们。那么,席老师闻到了香气会怎样想呢?他不伤心吗?
  我们几个小伙伴商量了一下,决定把艾送给老师。
  我们拿来自家的艾枝,经过认真的比较,挑选最粗壮的,当然也是最香的,跑到小学校,悄悄插在席老师住屋的门楣上。
  我从窗缝里朝里看,席老师在判作业。他于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听到了我们的声响,推门走出来。
  他看见了门楣上的艾。
  “噢,谢谢!”席老师笑了,很大声地说,“太谢谢了!这下,我一年里可要吉祥如意了!”
  原来,艾的象征,老师也懂的。
  他轻轻地把艾枝拔下来,噘起鼻子,用力地嗅啊嗅,连连说:“真香!真香啊!”然后,他把艾枝插好,邀我们进屋坐,我们却一溜风跑掉了。
  我们各自跑回家,跟爸爸妈妈讨要粽子、鸡蛋和艾粘饼。
  那时候,农家人很难见到识文断字的人,是非常尊敬老师的,都叫老师为先生。一听我们说给先生送粽子和艾粘饼,爽快得很。我们纷纷把节日的礼物送到老师这儿,老师激动得诚惶诚恐。他除了向我们表示感谢,还登上屋顶,用宣传抗美援朝和扫除文盲的广播筒(那时候没有麦克风之类),朝各个方向说了不少感谢乡亲们的客气话。
  记得这位病病歪歪的席老师,在我们村里教了好几年书,每逢端午节,我们都送艾给他,当然不会少了粽子、鸡蛋和粘饼。他人是一日日地消瘦了,书却异常卖力地教,白天事情做不完,常常秉一只玻璃罩子灯熬夜。他被调走的时候,正是五月的上旬。我们得知了这个消息,都非常难过。我们觉得他已经是我们的亲人;他也一样,跟我们难割难舍。
  老师把一束艾枝拿纸卷好,打进背包,眼圈儿红了,流下泪来,哽咽地说:“情意……我带走啦,我将……永远活在艾香里,福……哇!”
  我们搀老师坐上马车,他无言地向我们挥手作别,在远去的辚辚车声里,我们个个泣不成声。
  流年似水,许多年过去了,席老师一如孩童噘着鼻子嗅艾枝的模样,还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里。我的心头一直存放着艾的芬芳的故事。
  • 上一篇文章: 糕点的故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欢迎点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访问人次:AmazingCounter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