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导读 |
|
初看《神童》,人们会为神童之“神”所震住,作品为了渲染这一点,可谓费尽心思,用尽了浓墨重彩之笔。 从神童的衣着来看,作品抓住那一身白,再以黑衬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比比的全身从白绸衣裤到白绸鞋,在一片黑糊糊的观众面前,发出夺目的白色光芒,就足以引起一阵骚动! 从神童的举止来看,作品抓住他的老练、大方,善于做戏,描写他在喝彩声中走进大厅,步伐敏捷,向大家招手微笑着,那姿态如同有人要为他照相。谢幕时不慌不忙,落落大方地接受听众献给的花环和缎带。一举一动,都非一般孩童所及,足以叫人羡慕。 从神童演奏的场所来看,作品尽量突出场所的富丽堂皇,写它“是一间华丽的大厅”,“第一流的新式旅馆”,“墙上画着玫瑰红色的、肉色的彩画,厅里有许多柱子,挂着镶花边的镜子,天花板上、墙上、柱子上各种灯不计其数”,“把大厅照得如同白昼”。作品话语不多,却给人一种气势,显示了它的阔气豪华。 从神童的演奏来看,作品或描绘,或抒写,或比喻,或夸张,说他奏出的曲子时而激昂,时而悲壮深沉,“音乐像迷人的大海在他的面前展开,他能够跳进大海,非常快乐地游泳,舒舒坦坦,自由自在。随着海浪飘流,在暴风雨中被大浪吞没,然而他却始终能控制大海,驾驭大海,指挥大海。”“庄严进行曲的乐旨在完全和谐的结构中,突然进发出有生气的、热情的旋律,音域宽阔和夸张,比比在弹奏每一个节拍时上身向后仰着,就像胜利地行进在庆祝游行的队伍中一样。”“他很自由地弹着,有时晚会非常成功,他灵感一来,会演奏出许多的东西,连他自己都感到惊奋。”如此这般,在信马游缰、行云流水般的句式中,将演奏描写得神乎其神。 从所到观众和观众的情绪来看:所到观众“是上流社会的先生和太太”,有着很好教养的孩子,还有高贵的公主。而且来的人很多,“所有的椅子全坐满了人,甚至在两边过道和后面也都站满了人。”由此可见演出级别之高,演员名气之大。神童一进大厅,大家就鼓起掌来。神童演奏时,听众们“屏声息气,大厅里寂静无声”,大家“听得四肢都溶解了”。一曲终了,“喝彩声突然响起来了,大家一致地、感动地、热烈地鼓着掌。”经理亲吻神童,“那掌声变成十二级风暴。这个亲吻如电流一样传遍整个大厅,人们像触电那样极度兴奋,大家禁不住狂呼起来。”作品极尽夸张之能事,将盲目崇拜或随众起哄的大起大伏之势写得势不可挡,使人骇然震惊! 总之,作品从多方面,多角度,用直接描写、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让异彩纷呈,将神童之“神”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然而只要我们对作品细加分析,会感到神童并不神,他既不超凡,也不脱俗,他完全是“集艺术家的尊严、无耻、欺骗、藐视、自我陶醉、神圣的灵感于一身”,是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培育的畸形儿。作品以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让读者得出如此相反的结论呢? 作品采取一方面渲染神童之“神”,一方面或含蓄隐蔽,或直言不讳地揭露神童如何畸形可见,如何由人为培育而成。 从神童的外貌来看,作品描写比比和世界上的一切孩子一样平凡可爱,有善良的面容,稚嫩的小鼻子,天真的小嘴巴。不同的“只是他的乌黑的小眼睛下面的肌肉已经疲乏,并且有两道特别的线条清晰地勾画出来”。无庸讳言,这是他必须经常做出微笑的样子,伶俐的样子,让人们娱乐,获得人们的赞赏,惊叹,总之是逢场作戏留下的痕迹。作品还写“他看起来好像九岁,实际上只有八岁,却被说成七岁”,“好像九岁”是金钱社会促使他早熟,“却被说成七岁”是出于赚钱的需要,而听众也许知道他八岁,却仍然相信他七岁,那是因为:“如果人们没有一点善良的愿望,对一些事情马虎一点的话,那么日常生活中哪会有虔敬的心情和赞扬呢?”一语道破那个虚伪的社会造成的一种精神空虚,或真真假假、自欺欺人的心理平衡。作品在平淡的话语中隐微深意,刻露谐讽。 神童的演出情形到底怎样呢?从他创作的乐曲被捧为有着“高度的艺术价值”,几个曲子的先后次序进行的精心安排,尤其是最后的《希腊狂想曲》调动同胞们拼命地鼓噪,可见导演的煞费苦心。比比的演奏固然熟练自如,也颇有灵感,但作品分明又指出,他手关节强壮,指节骨明显地看出“训练有素”。演奏时的表情随着乐曲变化而波动,那全身的颤动,那好看的翻眼,是自我陶醉,又分明在取悦于听众。一曲终了,他微笑着,“像女人一般地致谢”,“腰身多么柔软可爱”,或从屏风后面慢慢出来,“可爱地、犹豫地向大家致意,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尽情喝彩鼓掌”。可见那招引、卖乖他都学得很成功。作品难能可贵地还写了他毕竟是个孩子,有活的灵魂,他的脑子也有清醒的时候。观众痴爱《猫头鹰》,经理也说《猫头鹰》是他的拿手戏,但他自己心里很明白,“这首曲子是我创作演奏的第一首也是最糟的曲子”,然而当大家鼓掌时,他仍然亲切地向大家致谢。对于公主问他“坐下去的时候,乐曲就自然地来到你的身边?”他虽然回答:“是的,夫人。”可心里想的是;“啊,你这个愚蠢的老公主……”由于装腔作势,假中有真,真中有假,作品还写他“有时在忘却一切和孤寂的瞬间,他那奇异的、黯淡无神的小眼睛”,似乎穿过画着彩画的墙壁,“凝望着那描绘着众多事件的,充满模糊生活的远方”,几句话就将比比迷离惝恍、茫然空虚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的刻画,使神童还其凡人的本来面貌,从总体上勾画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培育出来的一个非常复杂的儿童形象。 听众的反映究竟怎样?作品为了揭示这一形象的真实面,在听众的一片鼓掌、喝彩声中,重点写了几个人的真实态度。那个还没有把《从普法尔茨选帝侯领地来的三个猎人》演奏好,就成了白发苍苍老人的老先生,虽然也曾觉得比比令他佩服,但到演出终了,他怀疑了,“他感到这不过是一种神喻而巳”,“那长着鹦鹉鼻子的商人算计了这至少可净赚一千马克”,那钢琴女教师敏锐地感到“他是有一点小错误”,一个年轻的姑娘认为“他演奏的是热情”,这热情是表演出来的,不是“寄托在尘世俗物”之上的。头发蓬乱的-姑娘看完演出,由此认为“我们大家都是神童,我们都是创造者”。看得最透、评价最准确的莫过于年近花甲的批评家,他认为“作为人他还是个小孩”,“作为艺术家的典型,他是完全成熟了。他集艺术家的尊贵、无耻、欺骗、藐视、自我陶醉、神圣的灵感于一身。”这些多角度、多方面的反映,或隐微或显露,或委婉或直接,或文雅或尖刻,终于使神童的形象塑造由假显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作品的画龙点睛之笔,莫过于描写那位操纵神童的经理,对塑造比比这一形象所起的作用最大。演出前,对于演奏的几个曲子,经理亲自撰写文字,赞扬“具有高度艺术价值”,人们看了广告,知道神童也好,不知道也好,“都被迷住了”。前排座位十二个马克一张票,是因为经理醉心高价原则。神童走进大厅,又是这位有权势的公众的领袖带头鼓掌,使人们还什么也没听到时也热烈地鼓掌。演出结束,当神童一人接不了那么多观众的馈赠时,经理亲自上台帮忙,还“突然间,好像被征服了一样”,他给了神童“一个响亮的亲吻”,使人们像触电那样“极度兴奋”,“禁不住.狂呼起来”。描写经理的笔墨虽然不多,但间或出现在作品中的这些传神之笔,十分精当,刻骨入髓地写出了所谓神童,完全是唯利是图的经理一手培育、一手导演出来的。 《神童》的作者托马斯•曼,是20世纪前半期德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他的哥哥、杰出的小说家享利希•曼齐名。他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反映了较为深刻的社会现实,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被列为世界名著之一,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另外,他还写过不少短篇小说,《神童》就是他的优秀短篇之一,作品塑造的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培养出来的儿童形象——神童,对当时的金钱社会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托马斯.曼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