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导读 |
|
法国作家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自翻译到我国,越来越为我国读者所熟悉,被视为儿童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 《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的爆发为背景。普法战争是普鲁士和法国的反动统治阶级为争夺欧洲霸权而引起的。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9月法军惨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法国。对法国来讲,这个时候的抗敌斗争已由侵略战争转为自卫战争。法国人民奋起抗敌,但法国资产阶级政府不仅不抗敌,还和普鲁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使这两省的人民沦为亡国奴。《最后一课》就是反映这一时期在阿尔萨斯一所小学校发生的事:普鲁士占领者强迫法国人民从今后学德语,新教师第二天就到,孩子们再也无法学习祖国的语言了,在这个学校执教40年的法国老师哈墨尔先生怀着悲愤的心情,认真上完这庄严的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和法国部分领土的被占领,作品单一的情节和复杂、尖锐的时代社会矛盾,人物活动和所依存的整个现实社会生活,犹如细胞和躯体,片叶和大树不能分离。所以这一事件虽小,但越是写得深写得透,时代的风云变幻便越是反映得深刻和广泛。 作品是怎样将这一事件写深写透的呢?在情节上采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手法。一开始是造气氛:小弗朗茨去上学,一路上见到普鲁士军队正在操练,看到一些人围着看普鲁士的布告牌,铁匠瓦赫特对跑得急的小弗朗茨喊:“小家伙,用不着这么急!你去多晚也不会迟到了!”小弗朗茨来到院子里,意外地感觉到平时没有的安静,像星期天早晨一样。从窗子往里看,同学们整整齐齐坐在各自的座位上,进入教室见哈墨尔先生穿戴得格外庄重,教室的尽头还坐满了村里的人。这些描写都给人凝重、肃穆的氛围,也为“最后一课”设下了伏笔、悬念。 下面的一笔如渔阳鼙鼓动地而来,破开云雾,露其事物真相。哈墨尔先生走上讲台,告诉大家:“从柏林来了命令,今后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小学里,只准教德文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文课。”几句话就使前面出现的种种现象得到了解释,这对小弗朗茨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接下去顺着这一堂课的进展,着重写了他们的后悔、珍惜之情,以及由后悔、珍惜之情凝聚成的对法兰西的颂扬。这种后悔之情表现在小弗朗茨后悔由于贪玩浪费了光阴,村里的老人后悔过去来学校太少,对孩子们的学习很少关心,哈墨尔先生后悔为私事影响过孩子们上课。这种珍惜之情表现在哈墨尔先生对法兰西语言的赞颂,他认为法兰西语言是世界上最美、最严谨、最清楚的语言,“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也表现在小弗朗茨感觉老师的讲课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这么好懂,他自己也从来没有这样专心听过,还表现在每个人都很专心,“除了笔尖在纸上划写的声音外,听不到任何别的声响。”金龟子飞进教室,连最小的学生都不去注意它们。后悔、珍惜都出自对祖国的热爱,都因为不愿当亡国奴。所以作品后面描写:当教堂的钟打了十二点,哈墨尔先生的嗓子被什么堵住了,于是,他转身对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用最大的字母写出:法兰西万岁!这表达了在座的全体共同的心情,也是法国人民共同的心情,并将这种爱国的炽热情感推向高峰。到此为止,人物思想情感的个性特点和普遍意义,都包容在情节的进展和情感的起伏跌宕之中。 整个情节就这样一步步,一层层递进,显示出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也将事件的现象和本质,个别和一般、偶然和必然熔于一炉,从而使这一小小视角写得深,写得透,写得真实动人,尽可能地容纳了时代、社会的内容,使主题得到挖掘和升华。 通过这一小小视角之所以能见时代风云,还与事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典型意义有关。 作品的主人公小弗朗茨是个调皮捣蛋、不懂事的孩子,一开始就由于怕挨老师的训想逃学,在路上所见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所听到的白头鸟的叫声,对他是同样具有吸引力的。是在得知普鲁士不让他们学法语了,今天上的是最后一堂课后,小弗朗茨才像遭晴天霹雳,格外震惊,并后悔过去“逃了学去掏鸟窝,到沙亚河上去滑冰”。刚才还觉得讨厌的放在书包里的几本书,一下子感觉舍不得离开了。背书时,他为刚背几个字就结巴而难受,恨不能“从头到尾把这些分词的规则大声地、清清楚楚地,一字不错地背出来”,叫他付出任何代价都行。想到哈墨尔先生就要离开他们,他忘了哈墨尔先生以前对他的处罚,如何用戒尺打他,他今天听他的课格外专心,连自己都奇怪怎么会理解得那么清楚。他对哈墨尔先生、霍瑟老头他们的种种表现都能充满同情、理解和肃敬。总之通过最后一课,小弗朗茨一下子懂事多了。作品从小弗朗茨的所见所闻、心理状态进行描摹,写孩子的直觉和理解,写他的天真稚气,写他的成长过程,都写得真切生动,合情合理,使人们看到了一个失去祖国的孩子的悲愤心情,和促成他迅速成熟的社会原因。 作品还从小弗朗茨的感受塑造了哈墨尔先生的形象。哈墨尔先生在这儿执教40年,他一直坚守岗位,老是面对着这个庭院和一直没有变样的教室,如今他上完最后一课,就要告别这一切,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首先从穿戴上小弗朗茨一眼看到他的不同寻常,“这天穿着他那件漂亮的绿色常礼服,领口系着折叠得挺精致的大领结,头上戴着刺绣的黑绸小圆帽,这身服装是他在上级来校视察时或学校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可见他对这最后一堂课是极其重视的。小弗朗茨又一次不会背书,哈墨尔先生不再责怪他,而是叹息“过去咱们阿尔萨斯最大的不幸,就是把教育推延到明天”,并对自己为私事影响过教学表示懊悔。此时此刻,他对法语给予极高的赞赏,要大家保住它,在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保住这“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他讲课时讲得十分耐心,“简直可以说,这个可怜的人想在他走以前把自己全部的知识都传授给我们。”“灌输到我们的脑子里去。”在习字时,他特意作的字模“法兰西,阿尔萨斯”,挂在课桌的三角架上,在小弗朗茨看来,“就像是许多小国旗在课堂上飘扬”。小弗朗茨还看到哈墨尔先生站在讲台上一动也不劝,眼睛死死盯着周围的东西,就像要把这个小学校舍都吸进眼光里带走。他虽然极其伤心,还是鼓起勇气把这天的课教完,当这节课快结束,课外传来普鲁士军队操练回来的军号声,作品有这样一段精采的描写: 哈墨尔先生面色惨白,在讲台上站了起来。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的朋友们,我,我……” 他的噪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完那句话。 于是,他转身对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按着粉笔,用最大的字母写出: 法兰西万岁 写完,他仍站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 “课上完了……去吧。” 这里的一举一动,每一细节都非常重要,它们将哈墨尔先生的情绪变化表现得非常细腻而有层次,使哈墨尔先生内心最闪光的东西鲜明地突现出来。小说至此,一个爱国主义者的高大形象便雕塑般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作品中作家还写了村子里的群众像霍瑟老头、前任村长、退职邮差以及其他人,而重点写了霍瑟老头,写他愁容满面,“带来一本边缘都磨破了的旧识字课本,摊开在自己趵膝头上”,写他“戴上眼镜,捧着识字课本”,也很用心地和小孩们一起拼字母,“他的声音由于激动而颤抖,听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叫人又想笑又想哭。”这些—反常态的举动,逼真,传神,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表现了村民们强烈的爱国心,正义感。 总之,无论是展现小弗朗茨心灵的变化,还是描绘哈墨尔先生慎重、庄严的举止,以及霍瑟老头带点滑稽的一本正经,都在个别中蕴藏着时代的内容,体现着对祖国的深情,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从而更加使“最后一课”这一小小事件能够汇入社会斗争的激流中,同“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相结合,同时代的脉搏发生共振。 作家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出身于一个破产商人家庭,因家庭贫困,15岁就外出谋生,担任过小学辅导员。17岁来到巴黎当家庭教师,并开始写作。他的小说集《磨坊文札》,长篇小说《小东西》发表后,开始受到文学界的重视。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曾应征入伍,并写下不少以战争生活为题材,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就是其中的名篇,后来都收入小说集《月曜日的故事》。除此之外,作家还创作了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长篇小说《达达斯贡的戴达伦》,《小弟弗罗蒙和长兄黎斯雷》等。他是当时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家。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