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写于一八七0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鹦鹉螺号潜艇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中。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鹦鹉螺号以平均每小时十二公里的航速,缓缓行驶。儒勒.凡尔纳的惊人之处是在书中所幻想的潜艇,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成功地塑造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可见凡尔纳当时的描写能以科学为依据。另外作品中的其他幻想或是推理都能以现实作为基础的,像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阿拉伯海底地道,苏伊士下面一条通往地中海的地道)、一块沉没的陆地(大西洋洲)等等, 100多年前的幻想在100多年后大都成为现实,这是多么了不起的预见! 另外,作品的知识性也很强。潜水艇周游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时,艇里的人遇见许多罕见的海底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作品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使作品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作品还描写经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博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还有参观海底森林、海底狩猎、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这个拥有与希腊相当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让读者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景异观。所有景观事件既包容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地理、地质知识,在知识性方面不仅描写准确,而且真切、生动、流畅,使读者接受起来绝不感到刻意困难,而是能当成旅行中的见闻,轻松愉快地观赏。 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尼摩船长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对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他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这个弃绝人世的天才,他躲避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这个神秘人物的谜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开。总之,尼摩船长建造潜艇、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是值得大加赞颂的 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结局出人意料,悬念迭出,环环相扣。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去各国海轮,搅得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噬为止,作品深深地吸引着把书看完。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品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心灵的更大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