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孟子名阿,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孟子非常崇拜孔子,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个超人的天才,是一个圣人。孟子深入研究儒家的学说,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自己也成为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你已经是一位圣人了吗?” 孟子说:“连孔夫子都不敢称自己为圣人,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公孙丑列举了几个以贤德著称的人,问孟子他们是否和孔子一样。 孟子回答说:“自有人类以来,还没有人比得上孔子。” 公孙丑接着又问:“那么,他们和孔子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借用了孔子的学生有若的一句话说:“‘麒麟和走兽,凤凰和飞鸟,泰山和土堆,河海和水洼,前者出于其类,但拔乎其萃。’意思是说两者虽然属于同一种类,但前者又都远远地超越了它的同类。圣人和老百姓也是同类,都是人,但是圣人远远地超出了普通人。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了。” 后来,人们就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精简成“出类拔萃”这则成语,常常用它来形容品质和才能特别优秀的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解释】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难字】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近义】超群绝伦 【反义】碌碌无能 【用法】多用来形容才能出众,品格超群的人才。 【例句】战争年代,干部和群众中的精华,大都集中在部队里;在你的前後左右,尽是出类拔萃的人。――杜鹏程《保卫延安·重印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