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伍子胥,对于春秋时期的吴国由衰转盛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他原为吴国大夫,曾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吴王阖闾在他的辅助下,把国家治理得日渐强大。后来伍子胥又献计攻破楚国,被封于申,所以又称为申胥。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准备攻打齐国。越王勾践为了对付吴国,让群臣献计,最后采用子贡的计谋,带领部属去给夫差助威,并且给吴王夫差和太宰伯等大臣都送了厚礼。吴国君臣都十分高兴,只有伍子胥忧心忡忡。他劝夫差说:“越国是我们的心腹之患。勾践表面上看去老老实实,事事服从,但骨子里想的是如何侵吞吴国。我们不如早一点对他下手。今天我们如果轻信了勾践的甜言蜜语,千里迢迢去攻占齐国,顶多也只能得到一块不能种庄稼的石田,什么用处也没有。因此,希望大王放弃伐齐的打算而先攻打越国,不然的话,等越国强大了,反扑过来,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吴王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告,反而开始疏远他,后来居然听信太宰伯的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临死前对手下人说:“我死后,在我的坟上种上掼树,等到掼树成材时,吴国差不多也就要灭亡了;另外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国东门之上,以便我亲眼看着越国灭亡吴国。” 十一年之后,吴国果然被越国灭亡,吴王夫差自杀。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 【解释】后悔也来不及了。 【难字】无及:来不及。 【近义】悔之晚矣 【反义】死不悔改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做错了事,后悔莫及的心情。 【例句】倘一有拒捕之名,弄假成真,百口难诉,悔之无及矣。 ——《古今小说》第三十九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