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 |
|
【故事】 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fèi)的儿子米友仁(字元晖),出生于书香门弟,家学渊源,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擅长作画,特别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的真迹字帖,高兴得不得了,立即要拿一幅好画与其交换,主人不肯,他急得大叫,竟攀着船舷就往水里跳,幸亏旁人抱住,才没有跳进水中。 他还有一样看家本领,就是会模仿古人的绘画作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人家。那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拿着走了,直至过了很长时间后主人才察觉有异,回来讨还原本。 米友仁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但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的模本是假的。他经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于他摹仿古画的技艺很精,把模本和真本画得一模一样,已到了以假乱真的境界,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迹古画。 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值得人们敬仰,又是一个古画的爱好者和欣赏者,让人们更加知道古画的妙处和价值;可是他用那种摹仿的假本巧妙地换取别人真本的行为,却是叫人鄙视和不齿的。因而有人把他这种用巧妙方法骗取别人真本古画的行为,叫做“巧偷豪夺”,后来的人又从此引申为“巧取豪夺”这句成语。
【出处】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解释】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难字】巧取:欺骗;豪夺:强抢。 【近义】敲诈勒索 【反义】仗义疏财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以不正当的巧妙方法,攫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 【例句】“巧取豪夺”这成语,不正好用韩非的名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来说明吗? ——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