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门投止wàng mén tóu zhǐ |
|
【故事】 东汉时,山阳郡高平县有个名叫张俭的读书人,年轻时就很有才学,曾经被推荐去当官。但他对当时的刺史不满,借口有病推脱掉了。 公元165年,山阳郡太守翟超慕张俭的名,请他出任东部督邮,负责督察郡内属县的工作。张俭知道翟超为官清正,就去赴任了。 当时,中常侍侯览的老家,就在山阳郡防东。侯览权势极大,不但在朝廷横行霸道,而且在乡里作威作福,残害百姓,无恶不作。他先后夺占民宅三百多所,良田一百多顷;自己建造的住宅多达十六所,和宫廷的规模一样,还给自己建造了豪华的坟墓。 张俭对侯览残害百姓的行为非常愤慨,特地向桓帝上奏章告发,要求对他从严惩办。不料,张俭的奏章还没有到皇帝手里,就被侯览扣了下来。从此,侯览对张俭怀恨在心,总想寻找机会,打击报复。 张俭有个同乡,名叫朱并。此人作恶多端,心术不正,曾经被张俭惩办过,因此怀恨在心。后来朱并投靠侯览,并在侯览的指使下,阴谋陷害张俭,诬告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结成党羽,企图造反。于是,朝廷下令逮捕所谓“党人”。 张俭得知这个消息,赶忙连夜逃走。侯览又用皇帝的命令,向各郡县发出搜捕张俭的通令;凡敢窝藏张俭者,格杀勿论。张俭见官府到处捉拿自己,被迫向更远的地方逃亡。他看到人家便去投宿,求得暂时容身。 当时,人们恨透了为非作歹的宦官,并且知道张俭素来为官正直,名声很好,所以都心甘情愿冒险收留他。一天张俭逃到鲁郡,投靠好友孔褒。孔褒不在,他十六岁的弟弟孔融热情地接待了张俭。张俭走后,官府闻讯赶来,将孔褒、孔融和他们的母亲一起抓走。 在审问中,孔融说:“是我接待了张俭,要治罪就治我吧!” 孔褒说:“张俭是来投靠我的,要治就治我的罪,与我兄弟无关!” 孔母说:“我是一家之主,要治就治我的罪!” 他们一家争着承担责任,官府不知该怎么办。 由于大家的保护,朝廷始终无法抓到张俭。直到公元184年黄巾农民大起义爆发后,汉灵帝才下令解除“党锢”,张俭终于结束了逃亡生涯。
【出处】《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 【解释】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难字】投止:投宿。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在逃难或窘困中暂时求得栖身之地的急迫心情。 【例句】你兄弟在外,隐姓埋名,或是找一个地方藏身,或是到处漂泊,望门投止。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