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丘之貉yī qiū zhī hè |
|
【故事】西汉宣帝时,有个人名叫杨恽(yùn),是当朝丞相杨敞的二儿子。他为人正直,经常直率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和过失,做官廉洁无私,敢于揭发贪赃枉法的行为。一些贪官污吏对他又怕又恨,常勾结在一起想法把他除去。 有一次,杨恽看到一幅画着暴君桀、纣的古画,随口便说:“要是皇帝看到这幅画时,能从这两个暴君的身上吸取一些教训就好了,就可避免改朝换代了。” 这些话立即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宣帝听了大怒,将杨恽召至殿前,责问他为何这样讽刺皇帝。 杨恽耿直地说:“启禀陛下,臣并未有半点讽喻之意。只是臣觉得应该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吸取教训,免得再走错路而已。” 宣帝说:“休得狡辩,今天念你以前的功劳,不要你的性命,就革去你的官职罢。以后不准再胡言乱语。” 就这样,杨恽被革职还乡了。 过了不多年,杨恽听说匈奴王被人杀死了,感慨万分,写信给他的朋友们,说:“一个没有才能的君主,又不听取大臣提供的治国良策,自然是要灭亡的。像秦二世胡亥,一心听奸臣的话,杀害忠良,终于亡了国,如果当时能听忠贤大臣的话,或许国家现在还能存在呢!唉!总之,古代的帝王和今日的帝王就像是生长在一个土丘上的貉一样,差不多的呀!” 谁知这信落到了与他积有私怨的太仆戴长乐的手里,他不安好心,将信送到皇帝那里,指控他妄自尊大,目无皇上,不知悔过。 宣帝看了,非常气愤,立即下令交廷尉判决他大逆不道。正直的杨恽因直言快语终于惨遭杀害。
【出处】《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解释】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都是一样的坏人。 【难字】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近义】狼狈为奸 【反义】判若天渊 【用法】多用于形容道德不好的坏人。 【例句】管他秦国也好,楚国也好,在我看来都是一丘之貉。秦国也要防,楚国也要防。――《郭沫若文集》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