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愿海波平 |
|
戚继光出生在山东登州,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隔海相望的日本正在大打内战,不少溃败的武士沦为海盗,不断骚扰我国沿海一带,奸淫 掳掠,无恶不作,老百姓将他们称之为“倭寇”。戚继光的家乡正是抗倭第一线,少年时代的戚继光耳闻目睹,对倭寇恨之入骨,十六岁那年 ,他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志向;“封侯非吾志,但愿海波平。”从此以后,这个志愿成了他终身不舍的事业。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从海面升起,戚继光已在海滩上练功,他射箭、骑马,能拉开三百斤的硬弓。十七岁那年,戚继光开始了他的戎马生 涯,率领军民在家乡筑起巨大的烽火台,只要倭寇一登岸,烽火台就会燃起冲天的狼烟,戚继光立即率军前来战斗。后来,这个地方被称为烟 台,亦即现在的烟台市。 经过多年战斗,倭寇屡屡被戚继光挫败,无法在胶东半岛登陆了,便将魔爪伸向了浙江一带东南海岸。戚继光被调到浙江,负责倭寇活动 最猖獗的浙东地区的防务。他发现浙江原有的官兵素质太差,便在金华、义乌一带深受倭寇祸害的矿工和农民中招募了三千多名新兵,进行严 格训练。这支新的队伍纪律严明,战斗力很强。有一次,军队集结布阵,正好遇上暴风雨,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全军挺立在雨中,纹丝不动 ,围观的群众没有不佩服的,称他们为“戚家军”。 倭寇往往是十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一伙,随身携带一些小商品偷偷登陆,他们利用江浙地区少数助纣为虐的民族败类作内应,给他们通风 报信。遇到军队就摆地摊假装做生意,如果附近没有军队,便烧杀抢劫,甚至掘坟盗墓。戚继光了解倭寇这些特点之后,设计了一种特别的阵 法:每支小队由12名士兵组成,有的拿长枪,有的拿短刀,有的拿狼筅(一种带枝的长竹竿),有的拿绳索,根据敌情和地形的变化,一队又 可以分为两部分或者三部分。他将这种阵称为鸳鸯阵,它特别适宜与敌人进行近距离肉搏。 一天,倭寇袭击台州。当时戚家军正在吃饭,闻讯立即迎敌,在花街一带迎头痛击了敌人。倭寇溃逃时抛出大量金银,企图诱惑战士。可 是,戚家军没有一个人弯腰拾取,人人奋勇当先,全歼了这股敌人。回到营地时,饭还没有凉。 这以后,戚家军又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救回数千名被倭寇掳去的老百姓,名声大震,使倭寇再也不敢在浙东登岸。戚家军在凯旋时,老百 姓杀牛担酒到台州城二十里外迎接。 荡平浙东的倭寇后,戚家军又奉命调赴福建、广东。戚继光和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密切配合,仅仅平海卫一仗就杀敌二千四百名,俘虏三 千人,倭寇闻风丧胆,称戚继光为“戚虎”。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祸患沿海地区四十多年的倭寇基本被消灭,沿海居民恢复了安定的生活。民族英雄戚继光平定海疆,实现了少年时代 的理想,在中华民族的反侵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