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爬树的鱼 |
|
在百鸟啼啭的森林里,会看见调皮的猴儿在虬枝间爬来跳去,也会看见蛇儿攀上枝头去猎捕小鸟,或者,还有树蛙,不甘心在山溪里蹦跳,会爬上树顶去吟唱。有谁又看见鱼儿上树呢? 不过,鱼儿上树,并不是天方夜谈。 在海南岛五指山西南麓的乐东县长茅水库,我就见过一种能爬树的鱼。 这种鱼叫海鳗,外形与泥鳅有几分相似,只是多了两只耳朵。海鳗有一种特殊的回游习性。每年秋季,成熟的鳗鱼要产卵了,由于生理上的变化,需要一定的盐份和温度等等,就从内河和湖泊向大海游去,游入深海产卵,这叫做生殖回游。卵孵化成形,样子象柳叶一般,在海水中游动生活一、二年以后,长成幼鳗,到了春天,为了寻找食物,又成群结队游向江、河入海口,顶水向上,进入内河和湖泊里,长大长肥。鳗鱼一生中要经过两次回游,它们也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回游生长繁殖。在回游的路上,有时遇上了堤坝,水闸,无论是逆流而上的幼鳗,还是顺流而下的要产卵的大鳗,都会拚命挣扎,想方设法,闯过关卡。爬树,就是它们闯关过闸的方法之一。 长茅水库建在尖峰河的上游。尖峰河流程短,水库离河的出海口很近,水库的水来自林茂草密的尖峰岭,含营养物质多,因而成了海鳗理想的栖身之所。这水库的海鳗长得比别处的都肥大,成熟的鳗鱼常是十多二十斤一条。渔民有句口头禅,说海鱼中味最鲜美者,“一是鲳,二是鳗、三是马鲛郎”,这里的鳗鱼味美而肥大,在港澳市场上被誉为“鳗王”。 我是十一月中旬到那里的,正是捕捉成熟的鳗鱼的季节,也是它们纷纷过闸下海去产卵的季节。在水库大坝上下的小树上,在沿河的树上,在大坝顶上的草丛里,我看见一条条滑溜溜的、黄褐色的鳗鱼,在树上扭来扭去,在草丛里摇头摆尾。我特别注意那些爬树的怪鱼,发觉它们要么是用前鳍抱住小枝桠,或是用粗长的身体盘绕在树干上,或是用尾巴勾住树枝,总之,它们是把树当做越过难关的桥梁。最有趣味的是,当它们发觉自己闯过了“封锁线”,会轻松地从树上松下来,噗通一声,掉入大坝下面的河溪,欢腾地向下游游去。 其实,鳗鱼并不是唯一会爬树的鱼呢。地理学家在东南亚发现,有的飞鱼随着一股风雨,飞上陆地,栖止在斜挂的树枝上。而最会爬树的鱼,要算出在东南亚近海沼泽区域里的泥猴了。 泥猴很小,首尾长不过三,四寸,有两只象手臂般又粗又短的有吸力的前鳍,有一双能前后左右自如顾盼的光芒四射的圆眼睛,有一个特殊的呼吸器官——储存空气的鳃和水肺,因而既能下水生活,也能上岸活动。人们在这些沼泽区里,常常看见泥猴象划浆叶一般,用前鳍划浆,从泥水里爬上岸来,然后,用有吸力的胸鳍抓住树干,从容不迫地攀援上去,停在树桠上憩息。一发现有危险,便会一个接一个地跃下树来,逃进水里躲藏。 泥猴的敌人是白鹭和水蛇。白鹭在树林中飞过,常啄食爬上树的泥猴。水蛇呢,则闯进泥猴的家——在沼泽里掘的泥窟,拣肥的吞食。 不过,泥猴自己也是个猎人。泥猴的食物是随涨潮冲上来的贝类和沼泽里的蜗牛等等。它看见贝和蜗牛,就守在旁边耐心等待,一当这软体动物的脚完全伸出壳外时,它就疾若闪电似地冲上去,把贝或蜗牛的身体从甲壳里拖出来。对于来侵犯自己家庭的敌人,除了无法抵抗的白鹭和水蛇,其它的它都会勇敢地去抵抗。有一回,科研人员就看一只大螃蟹,挥动两只钢钳似的双螯,前来进犯。敌人的武器虽然优越得多,可是,泥猴毫不畏缩,它扬起脊鳍,竖着胸鳍,鼓着鳃室,尽量使自己身体胀大,然后,接二连三地用闪电般的速度,向敌人发动猛烈的冲击,不断咬大蟹的小腿,最后,终于迫使螃蟹退却了。 泥猴、海鳗为什么会上树呢? 在讲文昌鱼的时候,我们介绍了生物进化,讲到亿万年前,鱼类中出现了能用鳍在陆地上作短时间爬行的总鳍鱼,它们是陆地上脊椎动物的祖先,或许,它们就是远古种种陆地动物的祖先的同类吧,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踏步不前者。不过,从它们能够非常适应陆地的环境又能够爬树的情况来看,它们是一种在演进过程中的水陆两栖动物。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