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 www.zh61wx.com E-meil:学生作文zhycetwx@163.com 文学创作:yangshich@163.com
于颖新 于立极 凡 夫 王一梅 王 位 王晋康 王泉根 王定海 王树槐 王鸽华 毛云尔 邓宏顺 北 董 潘与庆 皮朝辉 安 宁 汤 汤 伍 剑 艾 禺 刘清山 刘育贤 刘 俊 闫耀明 刘乃亭 刘兴诗 刘慈欣 刘正权 刘 北 任大星 米吉卡 佟希仁 李建树 李学斌 李志伟 李丽萍 李 铭 李维明 李仁惠 李利芳 李少白 汤素兰 吴牧铃 吴礼鑫 陆 梅 冰 夫 肖显志 陈国华 陈 静 陈志泽 邱 勋 宗介华 余 雷 吴佳骏 陈琪敬 金 本 金 波 周 锐 苗 欣 周学军 鱼在洋 周蓬桦 周晓波 杨向红 杨庭安 杨 鹏 郑 重 郑允钦 郑 军 林文宝 范晓波 屈子娟 卓列兵 饶 远 贺晓彤 何腾江 洪善新 洪 烛 经绍珍 张广钧 张一成 张希玉 张怀帆 郝天晓 杨福久 倪树根 凌鼎年 高巧林 高恩道 钱欣葆 爱 薇 龚房芳 徐 玲 野 军 黄春华 黄 山 戚万凯 湘 女 程逸汝 彭绪洛 谢 华 谢华良 谢倩霓 谢 璞 谢 鑫 谢乐军 曾维惠 窦 晶 鲁 冰 舒辉波 斯多林 蒲华清 翟英琴 崔合美 梁小平 樊发稼 薛卫民 薛 涛 魏 斌
    首 页   视 频   讯 息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童 话    故 事   幼儿文学  寓 言    散 文
    诗 歌   赢在起点  作品导读  作家文集   版主作品   自由写吧   作 文   精彩回放  报 纸    空 间       
目 录
热点推荐
童 话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作者:王泉根     来源:儿童文学大本营    点击数:

关键词:儿童文学|理论探讨|原创|研究|趋向

  文学研究领域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这样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分工的专业,因之,儿童文学研究自然应由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批评三个方面所组成。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界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无论是高校与媒介(出版报刊)、专职与兼研、北方与南方、中老年与青壮年,都在积极努力,潜心耕耘。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浮躁、利诱、怀疑、焦虑,尽管主流理论界对儿童文学依然心存偏见(例如北京某核心期刊主编就说:“我们从来不刊登儿童文学理论”),尽管这支研究队伍并不大,但我们的工作却是卓是成效的,充分积极地有益于当代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至2006年,我国共出版了       种儿童文学论著,发表研究论文与批评文章等        篇,其中有5篇论文被权威的《新华文摘》转载。本着“乐观其成”的意义取向与“与人为善”的批评姿态,本文拟从七个方面对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与创获及其存在问题,作一概略透视。

 
  一、开拓新的研究空间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和专门的术语系统。学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拓宽新的研究领域,创建新的理论体系,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提出新的理论话语。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面对市场经济、多元传媒,特别是面对网络时代的新媒体文化——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视、电影、博客、播客、手机、音像、网络游戏、数码摄像等对儿童文学的影响、冲击与挑战,直面现实,紧贴当下,积极开拓新的研究空间,不断提出新的研究成果,为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把脉支招,有力地激活了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开拓新的学术研究空间主要有以下数端:
  A  儿童文学的多媒体研究
  多媒体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文本、图形、动画、静态视频、动态视频及声音等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儿童文学的多媒体研究系指通过丰富的现代媒介手段,探讨与儿童精神成长密切相关的儿童文化艺术样式的当代形态与艺术规律,这有儿童文学与美术联姻的图画书、卡通读物,儿童文学与银屏结合产生的儿童电影、电视,儿童文学与戏剧融通的儿童戏剧,儿童文学与网络牵手的网络儿童文学等。新世纪儿童文学研究在这些方面均有自己的思维性成果。
  儿童文学与美术:图画书、卡通读物。最早研究卡通的是杨鹏,他的《中国卡通“卡”在那里》曾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 - 期转载。出版于2003年的《卡通叙事学》是运用结构主义和叙事学的原理探讨卡通故事创作的论著,全书主要以美国和日本的商业卡通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卡通故事创作的艺术规律以及中国原创卡通的出路问题。同样出版于2003年的谢芳群著《文字和图画中的叙事者》,是较早探讨儿童文学文字与图画关系的硕士学位论文。图画书作为新世纪儿童文学、儿童文化的“新宠”,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彭懿、王林、阿甲、方卫平等在这方面用力尤勤。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2006年版)介绍了国外64种经典图画书,透过实例告诉读者如何从头到尾阅读一本图画书的经验,向中国读书界与儿童文学界作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图画书“普及教育”,虽然资源是从外国借来的。相对而言,对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解读、研究少有人关注。对中国图画书产生研究兴趣的,是来自日本的留学生中西文纪子、浅野法子(北师大)等,这应当引起我国学人的思考。
  儿童文学与银屏:儿童影视。儿童影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不仅在发展视觉艺术感知能力,更涉及到他们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审美情趣乃至人格与素质的养成。目前国内研究儿童影视的主要是一批北京学者。2005年欣逢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张之路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颜慧、索亚斌的《中国动画电影史》同步出版,填补了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研究的空白。此前林阿绵编著的《中国儿童电影80年》(2003年)以及《20世纪中国儿童故事片概述》、《20世纪中国美术电影发展概述》等论文,也对中国儿童电影作了疏理钩沉。特别是年轻学者郑欢欢的博士学位论文《论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基本精神》(2007),注重儿童电影与儿童生命世界之间的深层逻辑关系,以“人性建构”、“青春关怀”、“幻想张扬”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中国当代儿童电影中的战争题材、中学生题材、幻想题材等三类影片的审美嬗变过程,揭示了儿童电影的艺术本质,对儿童电影研究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此外,《中国儿童电影的现状与发展》(侯克明主编,2006),《北京影视传媒精品论文集》(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组编,2005)等,也对儿童电影作了多方位的思考。
  网络儿童文学 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新世纪网络文学迅猛发展。儿童文学充分利用因特网这一媒介,寻求新的传播渠道。网络儿童文学包括首先在网络上发布、存储、传播和阅读的网络原创儿童文学,以及传统纸媒体儿童文学作品的网络化形态。互动性、游戏性、超文本是网络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阮咏梅的《对网络儿童文学的浏览和思考》(2003)、陈昕的《穿行在光影交错的空间里——略论网络对儿童文学创作主体的影响》(2004)、陈文高的《多元媒体背景下的当代儿童文学》(2005)等论文,就网络对儿童文学的多方面影响及其存在问题和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网络儿童文学批评大多文风自由轻灵,直抒胸臆,但也存在着某种不负责任的现象。如有人在网上发帖“要向安徒生吐口水”,有人百般责难儿童文学畅销书,说什么“卫生纸最畅销”。看来,如何利用现代因特网这一特质媒介,加强儿童文学建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
  B、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
  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之关系,在很大程度可以说是“一体两面”之事。叶圣陶早就说过:“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作用,已成为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生长点。方卫平、曹文轩等积极介入《新语文》的选编工作。周晓波主编的《当代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研究》(2004)、朱自强著《小学语文文学教育》(2002)、曹文英著《儿童文学应用教学研究》(2007)、王林的博士论文《论现代文学与晚清民国语文教学的互动关系》等,从不同层面探讨了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的深层逻辑联系,以及儿童文学作为语文教学重要课程资源的历史经验与教育策略。被列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由王泉根、赵静等著的《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2006)一书,从课程资源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对策研究、文体教学研究、实践研究等五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并就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发表了看法,呼吁小学语文教学应“儿童文学化”。
  C、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研究
  梅子涵、王林、阿甲等是新世纪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梅子涵在《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上开设的“子涵讲童书”专栏,倡导经典阅读,以后结集为《阅读儿童文学》(2006)一书。王林发表的《以儿童阅读运动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班级读书会的组织与开展》、《看台湾的儿童阅读运动》等文,陈晖著《通向儿童文学之路》(2005)、“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办人阿甲著《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儿童阅读推广手册》(2007)、《孩子最爱看的101本书》(2002)、韦苇著《精典伴读:点亮心灯》(2006)等,就如何向家长和老师推荐儿童阅读的观念和方法,如何通过推广儿童阅读的途径来改善儿童文化的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如何理解经典、阅读经典,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在电子媒介、游戏机汹涌如潮的年代,推广儿童阅读特别是经典儿童文学的阅读,其意义不仅在于儿童文学系统工程的有效建设,更是关系到儿童文化的生态环境与精神素质的建设,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社会需求。
  D、儿童文学出版传播研究
  新世纪有关儿童文学、儿童读物出版传播研究的重要文章,主要刊发在北京的《中国少儿出版》季刊,重要理论著作与论文集有:海飞著《童书海论》(2001)、《童媒观察》(2005),中国编辑学会少年儿童读物专业委员会组编的《创办与开拓》(2000)、《迈向新世纪的少儿编辑》(2003)等。这些论著的作者上至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版协领导以及各地少儿社社长,下至辛勤耕耘在第一线的编辑、营销人员等,既有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的评论、综述、总结,也有具体到一本书、一个选题、一幅插图的编辑心得、经验甘苦;既有追踪反映国内少儿读物、儿童文学编辑策划、阅读推广、理论批评等方面的专题、专论,又有介绍世界少儿图书、儿童文学出版现状、发展趋向以及中西对话交流的专稿、专论,为中国儿童文学与童书的出版传播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有力地拓宽了新世纪儿童文学研究的思维空间。特别是发表在《中国少儿出版》上一些兼具出版人与评论家的双重身份文章,给儿童文学界更具启示,如海飞《中国少儿图书出版概论》、汤锐《新世纪儿童文学的走向》、《商业化趋势中儿童文学的建设》、郑开慧《儿童文学呼唤畅销书》、汪晓军《隐忧·尴尬·主体意识——儿童文学出版浅谈》、徐鲁《在阅读感觉与编辑理念之间》等。北京师范大学陈苗苗的博士学位论文《出版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以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个案》(2007),直面新世纪商业化趋势下的少儿图书市场与儿童文学产业化运作的复杂景观,深入探讨了“儿童文学产业化运作”的建立过程、现状、特征,细致地分析了市场对儿童文学创作与生产传播的影响关系,就少儿出版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产体制、传播渠道等对儿童文学整体发展的制衡提出了思考与批评,深化了出版传播研究的论题。
 
  二、提出新的理论话语

  衡量学术研究进步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是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话语,建构具有自身学术个性的话语系统。话语既是一种学术观点、理论内容,也可以是一种方法。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话语长期以来往往是成人文学理论话语的翻版制作,缺乏自身独特的理论发现与话语系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和进步,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儿童文学理论话语,有力地促进和影响着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如:“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儿童反儿童化”、“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儿童文学的双逻辑(成人/儿童)支点”、“儿童文学的成长主题”、“儿童文学的童年记忆”、“始思维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等。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界依然保存着活跃的创造性思维,针对当下儿童文学的新格局、新现象、新问题,发现和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理论话语。我以为,最具实质性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有下列这些:
  “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
  这是曹文轩在《文学应给孩子什么?》(《文艺报》2005.6.2)一文中提出的。具有小说名家与北大教授双重身份的曹文轩,在潜心创作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着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话语。上个世纪80年代他提出了“儿童文学作家是民族性格的塑造者”,有力而有效地激活了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理论批评。进入新世纪,他认为有必要修正以前的这一话语,提出了新的看法:“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曹文轩从道义感、情调、悲悯情怀三方面立论,认为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显然,这是曹文轩站在更高的精神视野来看待儿童文学。这是超越了狭隘的民族语境,以一种人类文化大视野也即“全球意识”来重新解读儿童文学的价值意义。新世纪儿童文学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高度。人类在20世纪所遭遇的种种深层次困境和挑战——战争与恐怖、全球性气候变暖与生态环境恶化、有限的地球资源争夺与可持续发展、伦理道德的荒废与青少年犯罪激增、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拯救等,需要借助全人类的共同智慧和力量,包括通过文化与文学这种特殊的精神性力量来修复与拯救人类自身。童心是相通的,儿童文学是最能沟通人类共同的文化理想与利益诉求的,正如曹文轩所说:“如果今天有人觉得用神圣的目光看待文学是可笑的话,我想是不会有人去嘲笑用神圣的目光看待儿童文学的……如果他是人父人母。”
  “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这是笔者在《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中国儿童文学》2004年第4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的。笔者认为:儿童文学在人类文化与文明中的作用在于实现人类社会对下一代的文化期待,这是一种具有生命意义和“人是目的”(康德语)的价值期待。与成人文学大致倾向于“以真为美”的美学取向不同,儿童文学选择的是“以善为美”。儿童文学“以善为美”的内涵正在于人(儿童)自身,在于指向日呢(儿童)自身的完善,即通过艺术的形象化的审美愉悦来陶冶和优化儿童的精神生命世界,形成人之为人的那些最基础、最根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夯实人性的基础。笔者“以善为美”的观点与曹文轩的“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有精神上的相通之处,其目的都是希望在芜杂的现世人性与道德荒废的时空中,文学能为人类下一代的精神打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童话的特征在于人类愿望的表达和满足性。”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舒伟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西童话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提出的。舒伟在这里探讨了托尔金的一个重要童话理论观点。创作了风靡世界的幻想文学作品《魔戒》、《霍比特人》的英国作家托尔金(1892-1973),同时是牛津大学教授与童话理论家、神话学家,著有《贝奥武甫与批评家》(1937)、《论童话故事》(1946)等论著。托尔金认为:“愿望的满足性”是童话的重要特征,“童话故事从根本上不是关注事物的可能性,而是关注愿望的满足性。如果它们激起了愿望,在满足愿望的同时,又经常令人难忘地刺激了愿望,那么童话故事就成功了。”现代人(包括现代儿童)的愿望是多种多样的,托尔金认为有四种愿望却是最基本的,这有:探究宇宙空间和时间的深度、广度;与其他生物进行交流和沟通;探寻奇怪的语言;探寻人类远古时期的生活方式。童话(包括整个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不是“生活之真”,而是符合儿童思维特征与心理图式的“愿望之真”。舒伟在肯定托尔金的童话观以后,进一步阐述:“在童话中你无法用常识去衡量在生活中可能发生,还是不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事。你只能用心去感受生命的律动,心底的愿望。我们曾经听到许多小读者的诉说,他们知道童话里发生的事‘不是真的’,但他们‘希望那是真的’。童话滋养的就是儿童内心各种愿望的满足性。童话这面神奇的镜子映照的不仅是儿童眼中的世界,更是儿童心中的世界。童话正是通过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把现实中儿童希冀的愿望表现出来,用幻想性的离奇去替代那平凡的甚至令人失望的真实性。”
  什么是童话?童话是什么?自从出现“童话”一词以来,人们作过种种阐释,下过无数定义。结合托尔金的童话理论和舒伟的阐释,今天我们似乎可以给童话给出这样一个定义:“童话是一种非写实的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用来表达和满足人类愿望特别是儿童愿望的文学作品。”
  三、选择新的研究方法

  学术研究作为最高层次的精神性创造活动,自然极为重视方法。方法是抵达彼岸的途径与中介,方法注重优选与效率,重在发现与创新。儿童文学作为文学大系统中的组成部门与特殊学科,其研究方法自然与一般文学的研究方法有相通、相同之处,如伦理学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美学的、心理学的、语言学的、文献学的,以及阐释学的、人类学的、文化学的研究方法等等。由于儿童文学理论队伍相对薄弱,儿童文学理论自身内在的活力与价值不很彰显,因而我们的研究方法也显得相对单薄,这与学科本身所面对的充满无限生机活力和蓬勃生命状态的研究对象甚不相称。注意研究方法的更新,寻找新的更能切实有效地激活儿童文学学科的研究方法,是新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界的一种气象,这主要体现在一批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上。
  A、“儿童视觉”研究
  所谓“儿童视角”,是指作家以儿童的感受形式、思维方式、叙事策略乃至语言句式去诠释和表达外在的现实世界或心灵中的幻想世界。叙事视角研究属于文学创作的美学研究范畴。叙事视角的多样化选择被视为现代中国小说包括儿童小说确立起独立品质的标志之一。“儿童视角”作为现当代文学叙事视角之一种,自然不是属于儿童文学所专有,事实上不少现当代成人文学作品都将儿童视角作为重要的叙事策略。正因如此,关于“儿童视角”研究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引起了相当重视。如王黎君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张宇凌的《论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1期)、方守金的《儿童视角与情调模式:论迟子建小说的叙事特征》(《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等。“儿童视角”由于是一种“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耳朵去听,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陈伯吹语)的叙事策略,因而不少以儿童视角切入的现当代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也被儿童“拿来”成了自己的读物,如鲁迅的小说《社戏》、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等。王富仁教授认为:“所有杰出的小说作品中的‘叙述者’都是一个儿童或有类于儿童心灵的成年人。”自然,所有杰出的儿童小说的“叙述者”必然是立足于儿童本位的写作立场,以儿童视角切入叙述的。“儿童视角”已成为儿童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新版《儿童文学教程》(王泉根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王泉根主编),都列有“儿童视角研究”的内容。见诸报刊的重要论文有王黎君《儿童视角的叙事学意义》(《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乔世华《以纯朴童心烛照世界:现代小说中的儿童视角》(《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时翠萍《谈安徒生童话的叙事视角》(《连云港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朱勤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叙事》(2005年),也涉及到现代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视角”问题。
  B、成长小说研究
  “成长小说”概念在中国学界的提出极其研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事。儿童文学界最早呼唤成长小说的是曹文轩,2002年8月,他在大连召开的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发表了《论“成长小说”》一文。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芮渝萍教授的《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探讨成长小说的专著,虽然此书的研究对象是美国小说,但芮渝萍对成长小说的定义,成长小说与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的界说,成长小说的人物与读者定位等的研究,对中国学界尤其是儿童文学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事实上,国内现在有关“成长小说”研究的不少话语,都是受到了芮渝萍此书的影响。芮渝萍在综合国外成长小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成长小说就是以叙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小说,就是讲述人物成长经历的小说。它通过一个人或几个人成长经历的叙事,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成长小说的艺术特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成长小说的叙事必须包含人物的成长,主人公的年龄段主要在13-20多岁的青少年时代;第二,成长小说的内容具有亲历性,主要反映个人的成长体验和心理变化;第三,成长小说的叙述结构相当模式化,表现“天真——诱惑——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的心路历程;第四,成长小说的结果总是主人公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成长小说研究已成为新世纪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研究的一个亮点,这既是新的研究方法,也是新的研究对象。北京大学李学武的博士学位论文《蝶与蛹:中国当代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张国龙的博士学位论文《成长之性:中国当代成长主体小说的文化阐释》(2006年),是研究中国当代成长小说的重要收获。李学武的论文第一次全方位地考察、梳理了中国当代小说有关“成长主题”的丰富性、复杂性、矛盾性,揭示了成长主题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脉动其后的中国社会的文化选择、文化观念在对待青少年“成长”问题上的复杂现象。论文评述了《小兵张嘎》、《韩梅梅》、《班主任》、《我要我的雕刻刀》、《上锁的抽屉》、《红瓦》等众多儿童小说的“成长主题”。张国龙的论文提出了“完整、完美成长”,即生理之性与心理之性的统一的理念,对成长小说创作中的“无性成长”提出质疑与思考,深化了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话题。有关儿童文学与成长小说研究比较重要的论文还有:朱自强《“成长故事”:21世纪中国儿童小说创作的艺术富矿》(《中国儿童文学》2004年第6期)、芮渝萍《英国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二期)、李蓉梅《成长小说的另类叙事:论杨红樱的顽童成长小说》(《当代文坛》2005年第期)王仁芳《成长小说美学初探》(《中国少儿出版》2002年第4期)等。
  C、动物小说的伦理/文化研究
  新时期以来对儿童文学动物小说的研究,除了传统的社会学、审美学的方法外,还力图从伦理学、文化哲学的层面揭示动物小说的深层内涵。何西来《方敏“生命系列”小说的价值——读〈生命状态文学〉的几点感想》(《文艺报》2001年4月3日)一文,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动物小说的意义作了新的思考:“以前,文学作品中的道德伦理和价值取向,只是着眼于人类自身各种关系的协调,如今,人与周围世界,与其它物种的关系,也带有伦理的性质了。拯救濒危动物,就是拯救人类自身,这就有了一个伦理的问题。”何西来认为,新时期以来的动物小说创作,包括以方敏《大绝唱》为代表的“生命状态文学”,突出体现了文学的“伦理价值”,“把长期以人为中心的文学(也包括过去的动物小说、寓言、童话等)观念和创作实践变成了”“站在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系列多元构成的立场上,来看取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的关系。”李蓉梅的《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动物形象塑造视角研究——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动物小说为中心》(《重庆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论动物小说动物形象的悲剧美学意蕴》(《中国少儿出版》2006年第4期),施荣华的《沈石溪动物小说生命文化的美学追求》(《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也主要是从伦理/文化的角度探讨动物小说的。李蓉梅提出了动物形象塑造的三种叙事视角:“人看动物”的视角,“动物看人”的视角,“动物看动物”的视角。动物形象塑造的多种视角使人类能多角度地了解他物了解自己,让我们自知自己也是动物,但“由于他自知是一个动物,他就不再是动物,而是可以自知的心灵了。”以这“自知的心灵”回望动物就会发现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因此,“我们要像体验自己的欢乐、忧虑和痛苦一样去体验他人的一切。”在地球家园里,人类就是与其他生物共振的弦,为了共振协调,我们必须“满怀同情地对待生存于我之外的所有生命意志”(见李蓉梅《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动物形象塑造视角研究》)。
  D、儿童文学女性主义研究
  女性文学或文学的女性主义研究,在现当代成人文学研究中早已是十分热闹了,不但有多种论著,还有专门的刊物。什么是女性文学?国内学界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以性别分类,认为只要是女性写的就是女性文学;二是从创作立论,认为女性文学是女性所写的表现女性生活并体现女性风格的文学;三是从女性意识出发,认为凡女作家创作的富于女性意识的文学文本才是女性文学。第三种观点认同度较高。此种观点对女性文学的具体阐述是:女性文学是由女性作为写作主体并以与世抗辩作为写作姿态的一种文学形态,它改变了并改变着女性作家及其文本在文学传统的“次”类位置,对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介入又疏离,体现着一种批判性的精神立场(王侃《女性文学的内涵和视野》)。儿童文学界较早关注女性话题的是周晓波,她发表的《新时期儿童文学女作家创作的情感投入与关注热点》(《浙江师大学报》1994年第6期)、《20世纪90年代女性儿童文学创作论》(收入《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一书),注意到了新时期儿童文学女性作家的创作心理与性别意识。唐兵的《儿童文学的女性主义声音》(湖北少儿社2003年版)是以女性主义立场投入儿童文学研究的一部专著,全书的重心是对“五四”以来中国儿童文学中“女孩形象”的历时态梳理,从陈衡哲、冰心、凌叔华笔下的“闺阁女孩”到萧红的“自我女孩”,从刘真、杲向真红色作品中的“假小子”、“小大人”,到新时期程玮、陈丹燕、秦文君塑造的“当代少女”,及至殷健灵对女孩性意识觉醒的描写,从中“不难发现女孩们首先反抗的是她们传统的‘在家’的角色,其次才是建构起对自我的认识和内心的声音”。唐兵借助李小江女性主义理论,对此作了有意味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陈莉的博士学位论文《从冰心到秦文君——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女性主体意识》(2007),从“女作家的历史性出场”、“女性言说的通道”、“主角女孩的成长之路”、“女性生命的 场与思考”四个方面切入,系统探究了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女性主体意识及其深刻内涵。陈莉还发表了《亲近与逃离“审视中国女性儿童文学中‘母亲的女儿’与母亲的关系》(《》)200 年第 期)、《蝶与蛹:解析中国当代女性儿童小说作家笔下少女的成长》(《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二期)。此外,香港梁敏儿的《儿童文学的母爱想象》(《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也涉及到女性主义话题。
  E、儿童文学的文化研究
  文学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以文化视角观照文学,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使文学批评更为丰富与厚重,同时又加强了对于大众文化与文学、流行文化与通俗文学的关注与探究,因而文化研究自上个世纪90年代形成气候以来,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相对而言,儿童文学的文化研究则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事。北京师范大学张嘉骅的博士学位论文《儿童文学的童年想象》(2004)较早采用文化研究的路数探讨儿童文学。论文从“权力关系”、“集体记忆”、“互文性”、“文学场域”、“民族”、“话语”等入手,对儿童文学中的“童年”问题进行了富有理性深度的探讨,提出了“重造童年”、“变动童年”、“复数童年”的概念,而“互文性儿童观”的提出更是发前人之所未发。论文强调文化力量对于儿童文学“童年”话语的形塑,不主张一体化和原质性的儿童文学研究,观点新锐,呼应了国际儿童文学研究的新变化。儿童文学的文化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朱自强有关儿童文学的“身体生态”研究,如《童年的身体生态哲学初探》(《中国儿童文化》2005年总第二辑)、《童年的诺亚方舟谁来负责打造》(《中国儿童文化》2004年总第1期),马力的《对儿童的文化身份重新提问》(《文艺报》2004.2.28),金莉莉的《儿童、动物与成人的文化想像——对现当代童话中的动物形象的文化解读》(《中国儿童文学》2003年第4期)等,均是儿童文学文化研究的产物。我们应特别提出刘晓东的研究成果。刘晓东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教授,他本是学前教育专业出身,但其研究范围涉及到儿童哲学、教育哲学、学前教育、道德教育乃至儿童文学,由于他对儿童与儿童教育的研究主要落脚在文化哲学层面,从“更儿童的”角度去看待儿童和儿童教育,因而他的研究成果如《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给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化带来深刻的学理冲击与启示。例如,他关于“儿童是谁”(见《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的发问与阐释,从“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是历史之子”、“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成人之师”、“儿童也是文化的创造者”等八个方面,对“儿童”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解读和探讨,将儿童的地位、意义与价值提高到了史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以“儿童”为服务对象与表现中心的儿童文学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与现实意义。儿童文学界有关“儿童本位”与“过本位”,儿童文学的“成人化”与“儿童化”,儿童文学要不要坚守儿童本位、儿童视角、儿童趣味的写作立场等的讨论语顾虑,都可以从刘晓东那里得到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此外,刘晓东还发表过《试论儿童精神发生学对儿童文学创作及儿童教育研究的影响》(朱自强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的走向》,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童年研究:“根”的探寻》(《中国儿童文化》2005年总第二辑)等。
  • 上一篇文章: 从儿童文艺的产生看儿童文艺的本质

  • 下一篇文章: 贵州寓言诗创作述论
  •  欢迎点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访问人次:AmazingCounter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