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 www.zh61wx.com E-meil:学生作文zhycetwx@163.com 文学创作:yangshich@163.com
于颖新 于立极 凡 夫 王一梅 王 位 王晋康 王泉根 王定海 王树槐 王鸽华 毛云尔 邓宏顺 北 董 潘与庆 皮朝辉 安 宁 汤 汤 伍 剑 艾 禺 刘清山 刘育贤 刘 俊 闫耀明 刘乃亭 刘兴诗 刘慈欣 刘正权 刘 北 任大星 米吉卡 佟希仁 李建树 李学斌 李志伟 李丽萍 李 铭 李维明 李仁惠 李利芳 李少白 汤素兰 吴牧铃 吴礼鑫 陆 梅 冰 夫 肖显志 陈国华 陈 静 陈志泽 邱 勋 宗介华 余 雷 吴佳骏 陈琪敬 金 本 金 波 周 锐 苗 欣 周学军 鱼在洋 周蓬桦 周晓波 杨向红 杨庭安 杨 鹏 郑 重 郑允钦 郑 军 林文宝 范晓波 屈子娟 卓列兵 饶 远 贺晓彤 何腾江 洪善新 洪 烛 经绍珍 张广钧 张一成 张希玉 张怀帆 郝天晓 杨福久 倪树根 凌鼎年 高巧林 高恩道 钱欣葆 爱 薇 龚房芳 徐 玲 野 军 黄春华 黄 山 戚万凯 湘 女 程逸汝 彭绪洛 谢 华 谢华良 谢倩霓 谢 璞 谢 鑫 谢乐军 曾维惠 窦 晶 鲁 冰 舒辉波 斯多林 蒲华清 翟英琴 崔合美 梁小平 樊发稼 薛卫民 薛 涛 魏 斌
    首 页   视 频   讯 息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童 话    故 事   幼儿文学  寓 言    散 文
    诗 歌   赢在起点  作品导读  作家文集   版主作品   自由写吧   作 文   精彩回放  报 纸    空 间       
目 录
热点推荐
童 话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未来考古记
作者:周 锐     来源:儿童文学大本营    点击数:

关键词:儿童文学|原创|童话|考古

  这事儿出在一个蜂窝煤上。就是普通煤炉里用的那种圆柱形的、有十二个洞眼的蜂窝煤,又叫“煤饼”,或“煤墼”,大家都知道它的吧?
  “知道,比你知道!”大家会被我问得不耐烦了。
  不过,要是过了好几万年,把这样一个东西放在人们面前,那又会怎么样呢?
  这正是我要讲述的。
  这是个烧过了的、由乌黑变得灰白的蜂窝煤,在它同别的废物一起被抛到郊外的垃圾山上时,“啪啦”,摔成了两半儿。以后又运来新的垃圾,把蜂窝煤埋在底下。垃圾山越堆越高,蜂窝煤就越埋越深。后来,年代久了,它竟然变成了化石——就像我们现在见到的恐龙化石一样,它成了蜂窝煤化石。
  终于有一天,考古队开来了,用了很先进的发掘技术,挖出了这块化石。
  “这是什么?”发现它的队员不认识它。去问队长,队长也回答不出。
  “去向老人打听一下吧。”考古队长很相信老人的经验。于是去请教一位一百岁的老翁。可这老翁也回答不出。
  于是又找一位老奶奶,她活到两百岁了。但还是白跑了一趟。于是又找三百岁的、四百岁的,最后找到个五百岁的老寿星——那时候科学发达,人比现在活得长,但还是不行,世界上早就不用煤炉啦,五百年的经验也不够用呀。
  真没有办法。考古队长用电脑查遍了能找到的每一部经典、每一本图册,但蜂窝煤不像那些陶器、瓷器、青铜器什么的,从资料里别想查出它的来历。
  这件事惊动了最有名的几位专家学者,他们不约而同地被吸引到这块蜂窝煤化石的周围。
他们谁都不轻易发言,先用眼睛看,用手摸,甚至用鼻子闻,用舌头舔,用耳朵听。看完了,摸完了,闻完了,舔完了,听完了,然后互相谦让了一番。
  “好吧,我就先来抛砖引玉。”第一个发言的是位生物学家。“根据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许多动物会为自己营建巢穴,例如鸟类、蜜蜂。而这块化石的形状有些类似于蜂窝,所以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巧妙的动物建筑。”
  这位生物学家的判断总算还有点沾边,至少他提到了“蜂窝”。
  接着发表见解的是历史学家,他说:“我的历史学知识告诉我,这不是什么动物建筑,而是古代战车的轮子。”
  民俗学家立刻表示怀疑:“如果是这样,那辆战车也就太小了,只有娃娃们才能用它打仗。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倒很可能是古代部落佩戴的耳环。”
    “这又嫌大些了吧?”大家议论说,“谁的耳朵受得了它?”
  但民俗学家红着脸坚持着,说那个部落的成员们从小就练这功夫。
  数学家又提醒大家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化石上,“瞧这十二个圆孔!通过这十二个孔的圆心,可以画出纵横相交的四条直线。这就体现出一种周密有致的数学思考。显而易见,这是古代用于教学的数学的教具。”
  “不不!”食品学家连声反对,“这不是数学教具,而是古人制作糕点用的一种模具。瞧,把糕粉填进这十二个孔里,模具一提,一下子就做出十二条糕来!”
  军事学家冷笑说:“这也太大材小用了吧。什么糕啊饼的,这明明是一种进攻型武器的发射管,一按机关,群弹齐发!”
  “别那么火药味十足好不好?”音乐家抗议道,“你竟把乐器当成了武器!听,”他用手指敲敲蜂窝煤化石,“当当”响,“多令人心醉的音色!这十二个孔是十二个声韵回荡的共鸣箱,设计得大绝了。它可以穿上绳子挂起来敲,像编钟一样!”
  还是文学家风度潇洒,不慌不忙,他的推断最有人情昧,“‘破镜重圆’的故事你们听说过吗?失散的亲人,凭着各自保存的半边镜子,最后团聚到一起。依我看,”他指一指化石,“这玩艺儿一分两半,对起来而又孔孔相符、严密合缝,分明也是一种亲人团聚的凭证呢。”
  接下来是一位美术家兼哲学家,他一口断定:“这是一件出色的富有哲理的雕塑。”
  “这里面有什么哲理?”大家猜不出。
  “真笨!”美术家兼哲学家说,“一分为二——这不是辩证法吗?”
  这些人真有学问。可是他们偏偏缺少关于蜂窝煤的学问。然而,在蜂窝煤问题上,他们都显得比平时更有学问。唉,咱们倒是懂得蜂窝煤的呀,可惜咱们比他们早生了几万年,没法纠正他们了。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手多手少
  •  欢迎点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访问人次:AmazingCounter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