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 www.zh61wx.com E-meil:学生作文zhycetwx@163.com 文学创作:yangshich@163.com
于颖新 于立极 凡 夫 王一梅 王 位 王晋康 王泉根 王定海 王树槐 王鸽华 毛云尔 邓宏顺 北 董 潘与庆 皮朝辉 安 宁 汤 汤 伍 剑 艾 禺 刘清山 刘育贤 刘 俊 闫耀明 刘乃亭 刘兴诗 刘慈欣 刘正权 刘 北 任大星 米吉卡 佟希仁 李建树 李学斌 李志伟 李丽萍 李 铭 李维明 李仁惠 李利芳 李少白 汤素兰 吴牧铃 吴礼鑫 陆 梅 冰 夫 肖显志 陈国华 陈 静 陈志泽 邱 勋 宗介华 余 雷 吴佳骏 陈琪敬 金 本 金 波 周 锐 苗 欣 周学军 鱼在洋 周蓬桦 周晓波 杨向红 杨庭安 杨 鹏 郑 重 郑允钦 郑 军 林文宝 范晓波 屈子娟 卓列兵 饶 远 贺晓彤 何腾江 洪善新 洪 烛 经绍珍 张广钧 张一成 张希玉 张怀帆 郝天晓 杨福久 倪树根 凌鼎年 高巧林 高恩道 钱欣葆 爱 薇 龚房芳 徐 玲 野 军 黄春华 黄 山 戚万凯 湘 女 程逸汝 彭绪洛 谢 华 谢华良 谢倩霓 谢 璞 谢 鑫 谢乐军 曾维惠 窦 晶 鲁 冰 舒辉波 斯多林 蒲华清 翟英琴 崔合美 梁小平 樊发稼 薛卫民 薛 涛 魏 斌
    首 页   视 频   讯 息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童 话    故 事   幼儿文学  寓 言    散 文
    诗 歌   赢在起点  作品导读  作家文集   版主作品   自由写吧   作 文   精彩回放  报 纸    空 间       
目 录
热点推荐
童 话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杨实诚在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书系后记中指出:儿童文学是培养审美主体的文学
作者:杨实诚     来源: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    点击数:

关键词:儿童文学|审美艺术|儿童|情趣

  儿童文学作为审美艺术,审美主体是儿童。离了儿童,儿童文学这个审美客体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作为主编,考虑到这套书是面向915岁的儿童,在选取作品时,十分尊重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十分尊重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如何去把握这个年龄段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呢?过去我们一谈到年龄特点,说得最多的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已有能力,诸如他们已经具备哪些知识,哪些基本观念,有哪些兴趣爱好,从家庭到学校,他们一般能够做些什么等等,这些认识和能力其实是儿童在这个年龄段身心成长所达到的水准。已经达到的水准固然要重视、要尊重,因为不重视、不尊重,作品就无法为他们所接受。但仅仅看到孩子的已有水准,仅仅照顾他们一些十分幼稚的认识和快感还是不够的。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儿童时时刻刻在成长,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蕴育着那个年龄段的潜在能力,潜在能力随时可能变显在能力。从儿童潜在心理来讲,成长是他们最强烈的渴望,不管他们自己意识到没有,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不由自主地模仿大人,向大人学习,盼望自己快快长大。过去由于对儿童特点把握上的偏差,导致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上出现失误。人们往往以为儿童文学就是追随儿童已经获得的能力和一些幼稚的情趣,只要满足了儿童的需要,就算是好作品了。殊不知,把儿童每时每刻在成长给忘记了,不去理会儿童成长在知识、能力、观念、情感上的要求,不去理会儿童成长对艺术的需求,不去挖掘、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不把适合儿童接受,同时适合他们提高的艺术拿出来,作品必然是低水准的。那么,一个有眼光、有责任心的作家,在儿童的眼光面前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应该充当儿童攀登艺术高峰的向导者的角色。这套丛书在选取作品时就是为了充当这一角色,避免全然服从于儿童已有的认识、欣赏水平,而是既考虑儿童已有的认识、欣赏水平,也考虑如何让儿童得到提高,让儿童服从于作家的艺术旨意,装上审美翅膀,飞向高格的艺术王国,在高格的艺术王国中得到熏陶,得到培育。因此,这套书的作品必然在儿童文学的百花园中显得出类拔萃,能以它较高的艺术品位,培育儿童,提高儿童的欣赏水平,还可以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经得起他们去反复品读,显示作品有留之久远的价值。
  为了使这套书符合以上要求,在选取作品上主编做了如下工作:
  1.注意通过作品要有新的东西给予儿童,使儿童每阅读一篇作品都有新的感觉,都能得到新的收获。这里的新,就如知识的增长一样,是相对于已知而言,是强调作家的给予要大大多于已知。如果没有丰富的信息,永远是等量输入,儿童通过作品就谈不上增长见识了。至于儿童已经显现的艺术感知,作家当然不能排斥它,要十分尊重它、用心表现它。因为这既是作家创作目的之一,又是创作手段之一,作家只有在儿童获取已有感知的同时,又善于把握儿童内在能力,发现儿童的好奇心、求知点,去恰到好处地表现儿童从未感受过的感知,新的感知才能在不经意之中为儿童所接受。诸如对科幻小说的选取,王晋康的《龙的传人》、叶永烈的《腐蚀》、刘慈欣的《圆圆的肥皂泡》、刘兴诗的《悲歌》、星河的《朝圣》、韩松的《宇宙墓碑》等对未来科学、未来世界都有着自己新的见解、新的观念,而且在艺术构思、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方面,丝毫不亚于主流文学,值得孩子们好好品读。
  2.注意要有比儿童的艺术感知高一筹的作品献给儿童。这里所说的高一筹,是相对于通俗浅白而言,是指艺术的高水准、高质量。比如讲故事,作品要善于把握自然法则、逻辑规律,要精通变化三味,能巧妙设置悬念与释疑;塑造人物,要能将作家的人生体验、学识人格、描写性格与典型方面的招数,表现得生动活脱而又内涵深刻;对那充满幻想的艺术画面,似幻犹真也好,前后呼应也好,左右逢源也好,能给人以和谐一体、自成一格、韵味无穷的感觉;文字上不是白开水一杯,而是反复锤炼、贴切精妙、生动传神等等。就好比熔炉,作家能将一些艺术手法创造性地熔铸成一个高格的意境,那么它们给儿童的就绝非只是一时快感,而是经得起反复咀嚼、持久享受,甚至是能滋润终身的。如沈石溪的《天命》、李丽萍的《选一个人进天国》、薛涛的《绿山谷》、常新港的《长夜难眠》、张品成的《摘下帽子》等,无论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塑造、内涵的揭示、语言的锤炼,其艺术功力都是很高的。3.注意要以社会化的情感打动儿童。作家如果仅仅是表现一些孩子随意而发的情绪,而不是表达人类共同的有意义的情感.虽然也能博得儿童读者一笑,但却是一笑了之的事。这里所说的共同的有意义的情感,是饱含人生的真理,饱含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作品传达的是伟大的爱,比之狭隘的爱,比之私仇小怨,其感染人的程度,其引起共鸣的广度,其陶冶心灵的深度,都会远远超出随意型、情绪型、私利型情感对儿童的深远影响。也许有人要说,就儿童而言,情感问题用得着提到这个高度吗?我认为不是提到什么高度的问题,往往人性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就能从儿童身上得到强烈反映。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活动,个别与一般、感性与理性的把握在儿童文学中同样是哪方面都离不了的。离了一般大众,离了理性认识,情感谈不上社会化,就找不到更多知音,无法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当然,离了个别形象,离了艺术感知,作品就不像是艺术,就会使读者感到索然无味,也同样找不到更多知音,引不起更多读者的共鸣。所以在选取作品时两方面都没有忽略。如金波的《雨人》将雨拟人化,对造福于人类的雨饱含深情,给予颂扬,既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又使孩子的情感得到升华。又如周锐的《咔!咔!咔!咔!》、黄蓓佳的《欢喜河娃》等,或爱,或恨,或悲,或喜,或郁,或欢,都可见人类共同的、基本的、有价值的情感反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带来内心的感动。4.注意思想观念的正确处理。儿童刚来到这世上,经历少,见识少,受教育少,许多看法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果作家们一味强调形象,排斥观念,或单纯地收集儿童认识上的幼稚、错误作为笑料,这对儿童的成长是极不负责任的。也许有的作家要说儿童文学嘛,还是多给予一些形象,少来点说教。这不是说教的问题,观念是人们对事物、对人生的认识和看法。只要你是个成人,凡事都有自己的观念。一个善于思维,擅长描写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必定会把对人生、世事的认识寓于形象中,让形象与思想融于一体,使形象变得沉甸甸的,给儿童以成长的指导和对未来的启示。如洪烛的《国风悠悠》、陈启文的《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毛云尔的《木鱼》、海东升的(《1983年的哲人》、杜文娟的《歌唱每座高山、每条河》等,无论描绘社会环境、自然风光、日常生活,那别具一格的意境,形散而神不散所蕴含的旨意,都有着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能给孩子们带来许多新的感受和思想启迪。总之,真心为了儿童,真心为了儿童的成长,儿童文学就应该以培育审美主体为目的,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较高要求。我就是根据这一较高要求,对作品优中选优,组成了这套“最佳原创少年文学读本”。丛书共8本,包括小说2本、童话2本、散文2本、科幻1本、寓言1本,欢迎大家品读。

杨实诚2010年1月15日

  • 上一篇文章: 鲁迅的作品是否撤得太猛烈?

  • 下一篇文章: 中小学生要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线心理咨询提出心理健康四大法则,值得一读
  •  欢迎点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访问人次:AmazingCounter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