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儿童文学|讯息|成长|话题
[提要] 中国文学中,对儿童文学的划分,始终是按照成人的思维和标准,划来划去,无非是两分法的胡同思维,通俗的和艺术的、商业的或市场的、即时的或历时的、横向的和纵向的,似乎从儿童文学中抽象出这些似是而非的对立概念,就能解决儿童文学的进退问题。 ●叶匡政 中国文学中,对儿童文学的划分,始终是按照成人的思维和标准,划来划去,无非是两分法的胡同思维,通俗的和艺术的、商业的或市场的、即时的或历时的、横向的和纵向的,似乎从儿童文学中抽象出这些似是而非的对立概念,就能解决儿童文学的进退问题。 在这种观念中,《哈利•波特》被毫不犹豫地划入了通俗的阵营,也成了大家指责市场化的对象,这也是文学在当代的病态之一。 我的女儿也读儿童读物,因此我也时常面临为女儿选择读物的问题,但是我发现,本土的作品中,可供选择的实在是太少了。而许许多多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没有学会怎么样用儿童的视角去看世界。我们的想象力可能在所有的领域的中都已经被损坏了,只是儿童文学中表现的尤甚而已。 我们专门写儿童文学的作家太少了,大家似乎都有一种成见,写儿童文学的作家是不入流的,是糊弄孩子的。其实错了,成人可以糊弄,一本垃圾一般的网络文学作品,可以得到无数的成人点击,但一本垃圾的儿童读物,绝不会得到孩子的认可,儿童是世界上最难糊弄的。在某种性质上,儿童和这个世界的本质是相同的,自然而为,绝无造作。在儿童面前,我们不仅无法藐视他们,他们甚至是我们仰视的力量。尘世中的滚打让我们渐渐失去了儿童自然、本真的内心世界。所以在任何智慧者的眼中,儿童都是圣物,是一个让成人学习的世界。儿童的世界比成人的世界更高,它让成人仰视,而不是俯视。对于文学来说,儿童其实就是文学,比如伟诗人李白、海子,人们总喜欢称他们为赤子,就是因为他们的天性和作品中,弥漫着只有儿童才有的天真和无邪。 还有一种关于儿童的作品,在国外也一直是文艺作品中的主流题材,这就是成长的故事。每个人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成长,每个人成长之后,也都必然要重新整理自己的童年,因此,成长的故事是永恒的话题,不仅仅而儿童才有的。但是我们在这方面,也同样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是另外一个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