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 www.zh61wx.com E-meil:学生作文zhycetwx@163.com 文学创作:yangshich@163.com
于颖新 于立极 凡 夫 王一梅 王 位 王晋康 王泉根 王定海 王树槐 王鸽华 毛云尔 邓宏顺 北 董 潘与庆 皮朝辉 安 宁 汤 汤 伍 剑 艾 禺 刘清山 刘育贤 刘 俊 闫耀明 刘乃亭 刘兴诗 刘慈欣 刘正权 刘 北 任大星 米吉卡 佟希仁 李建树 李学斌 李志伟 李丽萍 李 铭 李维明 李仁惠 李利芳 李少白 汤素兰 吴牧铃 吴礼鑫 陆 梅 冰 夫 肖显志 陈国华 陈 静 陈志泽 邱 勋 宗介华 余 雷 吴佳骏 陈琪敬 金 本 金 波 周 锐 苗 欣 周学军 鱼在洋 周蓬桦 周晓波 杨向红 杨庭安 杨 鹏 郑 重 郑允钦 郑 军 林文宝 范晓波 屈子娟 卓列兵 饶 远 贺晓彤 何腾江 洪善新 洪 烛 经绍珍 张广钧 张一成 张希玉 张怀帆 郝天晓 杨福久 倪树根 凌鼎年 高巧林 高恩道 钱欣葆 爱 薇 龚房芳 徐 玲 野 军 黄春华 黄 山 戚万凯 湘 女 程逸汝 彭绪洛 谢 华 谢华良 谢倩霓 谢 璞 谢 鑫 谢乐军 曾维惠 窦 晶 鲁 冰 舒辉波 斯多林 蒲华清 翟英琴 崔合美 梁小平 樊发稼 薛卫民 薛 涛 魏 斌
    首 页   视 频   讯 息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童 话    故 事   幼儿文学  寓 言    散 文
    诗 歌   赢在起点  作品导读  作家文集   版主作品   自由写吧   作 文   精彩回放  报 纸    空 间       
目 录
热点推荐
童 话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当代童谣:生存的尴尬
作者:路艳霞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数:

关键词:儿童文学|讯息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这首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童谣能唤起几代人的童年记忆。随着纸巾的普及,人们把手绢“丢”了,而更被悄悄丢弃的是陪伴一代代孩子成长的童谣。当下,童谣的生存尴尬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正因为如此,探究童谣的生存现状及其背后原因,也许正是时候。
  外国童谣更受家长青睐
  童谣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短小,语言单纯,适合儿童传诵。毛毛虫童书馆发起人、儿童阅读推广人郭骅说,有些童谣是孩子们自编自唱的,有些则是大人创作的。
  当下的童谣生存状况究竟如何?我们的调查首先从图书销售榜开始。 
  “本册收录的英语传统儿歌和手指游戏达73种之多,通过这本书,您的小孩能学会数字和英文字母……”《欧美经典儿歌》不仅有图书,还配有光盘,这些外国儿童熟悉的外文童谣在中国也受到了追捧,在当当网上,该书获得的评论高达7000余条,在所有童谣类读物中高居榜首。
  《欧美经典儿歌》受到家长青睐绝非偶然,在读者回馈中,凡是外国童谣,获得的评论往往更多,其中《我的第一本英语儿歌书》获得评论5000余条,而国外童谣书《动动手指唱儿歌》也有近4000条评论。
  据统计,当当网童谣图书的评论排行,至少前5位都被外国童谣所占据。与此同时,从销量排行来看,外国童谣也火过本国童谣,在当当网前20名销售排行中,有11种是外国童谣。
  在北京一些儿童绘本馆,外国童谣也受到青睐。约翰绘本馆负责人刘老师说:“英文童谣朗朗上口,读起来很好玩,孩子们连说带唱确实挺喜欢的。”她认为,相比之下,国内童谣编得有点牵强,好玩好听的太少了。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英国童谣《一闪一闪小星星》在孩子中间传播久远,知名度类似的英文童谣,还有《六只小鸭子》、《我的小狗狗去了哪里》等。旅居美国多年,曾在幼儿园任教的Carrio女士说:“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像《一闪一闪小星星》等童谣都是我小时候在中国唱过的,现在反过来教美国孩子,觉得非常亲切。”
  “英文童谣节奏感强,贴近生活,内容和孩子们喜欢的事物息息相关,不仅有小羊羔等各种动物,还有小卡车等交通工具,清新又可爱。”Carrio发现,在美国,这些童谣往往都是隔代传下来的,美国家庭会早早为孩子做好准备,孩子一上汽车或回到家,爸爸妈妈会通过CD给他们播放。
  但在国内,英文童谣得到重视,更与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之意有关。许林栋的爸爸就说:“我想让儿子早点培养英语语感,给2岁儿子买了一套英语儿歌,我发现他没有任何兴趣,只顾玩自己的。”但不少家长已经初尝早教的收获,一位孩子家长在网上留言说:“这些英语儿歌朗朗上口,家中宝贝才3岁半就非常习惯跟读了,我们也发现和学校学的口语很相近。”
  对于外国童谣的走红,77岁的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肯定地说,不少家长并不真正对童谣感兴趣,而是为了让孩子学外语,为将来打基础。“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现在还很缺乏适合幼儿特点的英语教材。”
  而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儿童文学评论家谭旭东则认为,英文童谣迎合了一些家长的功利化需求,“现在的英文童谣为什么受到追捧,就因为满足了家长参与应试教育的心理,好多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学英文、学数学、学写作。”
  孩子们爱传“灰色童谣”
  “老师布置写童谣,跪求春游童谣。”小网友棋棋在网上发布了征稿启事,跪求童谣的范围真不小——交通安全童谣、学雷锋童谣、讲礼貌童谣、爱祖国爱家乡的童谣,都在其中。当然,孩子们的“跪求”显然孤掌难鸣,别看童谣寥寥数语,但创作起来并不省事,从网上回馈看,能给孩子帮忙的人很少。
  据说,很多孩子都有写童谣的经历,但这些创作绝大部分是为完成作业。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学生万舒忆今年11岁,她还记得上学期写的一首童谣《企鹅》:“小企鹅,真可爱,肚皮圆,背上黑,走起路来真可爱。”除此之外,她还写过交通安全童谣,其作品随后张贴在楼道里,让同学们增强安全意识。而关于这些童谣是如何完成的,万舒忆回忆说:“这些都是老师留的作业,我求妈妈、姥姥帮我,才交了作业。”
  与孩子们完成作业的困难局面不同,很多童谣不经意间会在孩子中传唱,这些童谣并不来自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是书本上的童谣,而是出自孩子的原生态口头创作,人们把这类童谣叫作“灰色童谣”。
  谭旭东从女儿那里听到不少“灰色童谣”,他还细心地录了音。他总结道,如今小学校园的“灰色童谣”主要有两类:一是根据唐诗宋词改编的“灰色童谣”;一是孩子自编的“灰色童谣”。“我女儿是石景山区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她告诉我,不但她的同学会说这些‘灰色童谣’,社区里别的学校的孩子也会。她们一起玩时,有时候就唱。”
  谭旭东记下了另类版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喝豆浆;喝了一大碗,尿了一裤裆。”还有一首搞笑版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来了大狗熊,看你哪里跑。”谭旭东说,这些都是调侃搞笑性质的,是孩子随意改编的,没有什么意义,但有些低级趣味。“它们往往是孩子口传的,完全是为了好玩。”
  还有一些孩子自编的童谣,比如有一首《米老鼠》:“米老鼠的家,稀里哗啦;米老鼠的爸爸是警察,每月工资八毛八;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买不起老婆要自杀。”谭旭东发现,这类童谣经过很多孩子的传唱,可以说是众人的创作,而不同的孩子在口传时,都可能修改一些词句。
  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校长杨英说:“孩子中间确实传唱这类童谣,有的孩子还很羡慕同伴会编搞笑童谣。”她认为,传唱好玩的童谣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向来对刺激的事儿、好玩的事儿感兴趣。“我们没有去批评,孩子们是以调侃的方式进行发泄,他们想发泄就让他们发泄。”杨英说,学校没有将这些问题上升到价值观、道德观的层面,“我倒是觉得孩子们至少还有点文学素养,起码知道合辙押韵吧。”
  原《中国少年报》主编金本也认为,这些童谣往往都是顺口溜,“这是孩子们的一种游戏,其实,孩子天生喜欢戏耍语言,他们要求一种表达的快感。”
  尽管如此,一些专家还是认为,对孩子们进行积极引导非常必要。“我们的专业人士应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童谣,来吸引孩子们,引导他们自主地向善向美。”金本说。
  创作队伍老人当道
  不过,就目前童谣创作现状而言,想出产更多的童谣精品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童谣篇幅太短,稿酬太低,留不住人,很多人一有点儿成就就不会再写了。”老作家金波道出了童谣现实生存的窘境。据调查,童谣创作队伍早已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目前,全国从事童谣创作的不过几百人,一流作者大约也就几十人,而且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作者。
  作者不断流失是童谣创作无法回避的问题。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主任宋青松记得,自己写童谣已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儿了,他写的《红狐狸》、《大地的衣裳》还得过奖。但如今宋青松不再写童谣,他说没有当年的心境了。“写童谣需要了解孩子的世界,熟悉孩子的语言。我现在陷入繁忙的日常工作,更重要的是童心已经缺失了。” 
  童谣创作待遇太低,也导致年轻人很难参与。金波说,如今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他们刚出道时有很大不同。“过去,我们什么都写,童谣、儿童诗、童话,多条腿走路,而现在,新起来的作家不会再写童谣了,一般是直接上手就写童话。”他认为,这和童谣作者待遇低不无关系。金波最近收到的一笔稿费是20元,“新创作的童谣稿费也高不了多少,一般是三四十元。”
  正因为童谣创作者鲜有年轻人,和孩子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金本说,上年纪的人写童谣更多强调教育性、思想性,孩子们不一定爱看。“就拿我来说,我给《怪怪城历险记》动漫电影写过一首主题歌,最后有一句‘好人总要把坏人来打败’,我小孙女就说了,前面都挺好,就是这一句不好。她说,坏人也不一定就能被好人打败呀。”这给常年从事童谣创作的金本带来很大触动,“我们很多童谣走的是八股套路,没有满足孩子的趣味,没有贴近孩子的情感。”
  对此,业内相关人士认为,当代童谣已呈现日渐式微的态势,脱离生活、没有童趣、太注重教化功能,与童谣创作者长期形成的僵化的思维定势有直接关系。
  童谣在文学界也不受重视,其创作处于尴尬地位。金波坦言:“很多人认为童谣是给学识字的孩子写的,是哄孩子玩的,因此在儿童文学界一直地位不高。”
  谭旭东则表示,其实童谣不像有人想象的那样简单,童谣应该得到正名。“写童谣很难,尤其要符合孩子的生活,适合孩子接受,语言要口语化,动作感要很强,还要有趣味。”
  谭旭东回忆说,她女儿上幼儿园时,老师说要开一个小运动会,请他配合孩子的运动和游戏,写一些童谣,谭旭东为此很费了一番心思。“我写了一首《运动歌》:‘娃娃跑呀跑,追上小花狗;娃娃跳呀跳,赶上小白兔;跑呀跑,跳呀跳,开开心心身体好。’”谭旭东说,他想了很久,希望写得形象一些,同时又能鼓励孩子爱运动,修改了一次又一次,还是不太满意。
  民间推广“单打独斗”
  “不管社会如何变迁,童谣都消失不了。”谭旭东坚信,不管是从自然需要的角度,还是从教育需求的角度,童谣都永远不会过时。
  谭旭东认为,在幼儿早期启蒙教育中,童谣尤其难以替代。“妈妈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在和孩子游戏的时候,童谣都会发挥很好的作用。”摇篮曲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让孩子安静下来,甜甜地入睡。而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一些有趣的童谣也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各种游戏。老鹰捉小鸡是动作游戏,芭比娃娃、小火车是器具性游戏,而童谣是语言游戏、文字游戏。谭旭东说:“在语言启蒙期,孩子对语言文字很好奇,儿歌、童谣如果写得有童心、有教育内涵、有趣味性,孩子就会喜欢。”
  实际上,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童谣的真正价值,并尽自己所能进行推广。但他们多是凭着对童谣的喜爱,凭着一腔热情在单打独斗。
  “很多杂志、报纸都登载童谣,但这类童谣大都注重教育功能,比如这首:‘你拍一,我拍一,文明行为放第一;你拍二,我拍二,废物装进垃圾袋;你拍三,我拍三,排好队伍不分散……’”郭骅说,用脚趾头想一想,就知道孩子不会喜欢这类童谣,因为它们说教、不好玩、假装用孩子喜欢的旋律,让孩子说大而空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类童谣肯定不会传唱开来。孩子多聪明呀,在任何年龄段,一个作假的人都不会受欢迎。怎么能期望一首假的童谣被孩子们喜欢呢?”
  毛毛虫童书馆将着力点放在了传统童谣的推广上,通过社区、图书馆和网络,这家童书馆举办了讲座等多种活动。郭骅说,孩子们其实非常喜欢传统童谣。就拿连锁调来说,句句连锁,声声押韵,除了感受朗读的乐趣,还有很强的娱乐功能,孩子们从中能获得一种音乐快感。“板凳板凳歪歪,里面坐个乖乖,乖乖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汤,里面坐个姑娘……这就是《城南旧事》里宋妈给英子和弟弟念叨的儿歌,配着地道而诙谐的北京土话,好听得像唱歌。”郭骅不由自主念出了声。
  一些家长和孩子也从传统童谣中收获到快乐。孩子妈妈李书远说:“‘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成了精,绿头萝卜坐大殿,红头萝卜掌正宫……’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让我女儿对快板儿有了一定的了解。没错儿,这本书的语言,就是快板儿的节奏。”她认为这首北方传统童谣,配上潇洒的图画,有趣儿极了,给孩子丰富的民间词汇和轻松愉快的感受。
  尽管如此,郭骅和她的同伴还是不时遇到尴尬之事。她认为,如今这个社会,不太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这让推广遇到了困难。“就像我们出的《中国童谣》,里面有些老童谣讲到娶媳妇,有的妈妈就担心,孩子会不会很小就想入非非呀?”
  令人感动的还有一些妈妈作者,为推广新童谣创作甚至办起了电子杂志。
  无尘是湖南长沙的一位妈妈作者,她说:“我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说是同学家长都用博客记录他们的成长,要求我也开个博客。”让无尘没想到的是,她开始是以童谣、童诗记录孩子的成长,慢慢地视角变广阔了,她成了一位真正的创作者。
  但是,无尘也发现,要想通过传统渠道,让更多的作品面世很困难。谭旭东和无尘有同感:“现在还是有人在创作童谣的,据我了解,写得好的人至少有50至100人左右。”但因为童谣更适合幼儿接受,主要发表在幼儿类期刊中,像《幼儿画报》、《幼儿故事大王》等杂志,一些报纸也发少量作品,出版社也曾少量出书,但与其他文学种类相比,生存空间的确非常有限。
  “2009年6月,我设计制作了《儿童诗歌》电子杂志。”无尘设计的是季刊,更让她意外的是,她因此团结了大约200多位童谣、童诗创作者,无尘算了一下,这个人数大约占国内童谣创作者的90%以上。“今年,我计划将《儿童诗歌》以手机杂志的形式面世,希望更多的人通过童谣感受到孩童的纯真和快乐。”
  无尘说:“现在很少有单位、组织去做童谣推广,无非是因为无利,而我们更多是因为有一腔热情,我们不计回报。”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当代童谣创作和推广单靠热情,而没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怀和支持,恐难有持久的生命力。
  链接
  传统童谣选
  小老鼠 上炕沿
  小老鼠,上炕沿,
  偷小瓢,挖白面,
  擀面饼,滋辣蒜,
  辣得个小老鼠一身汗。
  手指
  十个兄弟一齐耍,
  头上各顶一片瓦。
  小事分成两起做,
  大事齐心也不怕。
  十个兄弟它是谁?
  人人身上都有它。
  颠倒歌
  太阳起西往东落,
  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
  地下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
  山上鲤鱼搭成窝。
  腊月酷热直流汗,
  六月暴冷打哆嗦,
  姐姐房中头梳头,
  门外口袋把驴驮。
  一园青菜成了精
  出了城门往正东,
  一园青菜成了精。
  绿头萝卜坐大殿,
  红头萝卜掌正宫。
  江南反了白莲藕,
  一封战表打进京。
  豆芽菜跪下奏一本,
  胡萝卜挂帅去出征。
  白菜打着黄罗伞,
  芥菜前面做先锋。
  小葱使的银杆枪,
  韭菜使的两刃锋,
  牛腿葫芦放大炮,
  绿豆角子点火绳。
  轰隆隆大炮三声响,
  打得辣椒满身红,
  打得茄子一身紫,
  打得扁豆扯起棚,
  打得大蒜裂了瓣,
  打得黄瓜上下青,
  打得豆腐尿黄水,
  打得凉粉战兢兢。
  藕王一见害了怕,
  一头钻进泥土中。
  二姑娘穿鞋
  南门外有个二姑娘,
  脚就咋个扁担长。
  穿出鞋面一丈二,
  锁口线子斤二两。
  隔壁有个王鞋匠
  上鞋来,
  一下上了七天六后晌。
  叫丫鬟,抬鞋来,
  一抬抬到女绣房。
  二姑娘,穿鞋来,
  蹬也蹬不上,
  崴也崴不上,
  急得叫爹又喊娘。
  阿公许猪婆许羊。
  女婿跪下许钱粮。
  唱大戏,开大光,
  保佑我妻把鞋穿上。
  谁跟我玩儿
  谁跟我玩儿,打火镰儿。
  火镰儿花,卖甜瓜。
  甜瓜苦,卖豆腐。
  豆腐烂,摊鸡蛋。
  鸡蛋鸡蛋磕磕,
  里边坐个哥哥。
  哥哥出来买菜,
  里边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
  里边坐个姑娘。
  姑娘出来点灯,
  烧了姑娘鼻子眼睛。
  一个小孩儿
  一个小孩儿,上井台儿,
  摔个跟头捡着个钱儿,
  又打醋,又买盐儿,
  又娶媳妇儿又过年儿。
  小小子儿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
  哭哭啼啼要媳妇儿,
  要媳妇儿干嘛?
  点灯说话儿,
  吹灯作伴儿,
  到明儿早晨给你梳小辫儿。

  • 上一篇文章: 从神话中挖掘儿童教育精粹

  • 下一篇文章: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保卫孩子的想象力
  •  欢迎点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访问人次:AmazingCounter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