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儿童文学|讯息|
假如一天有25个小时,你会做些什么?上海少年报社日前举行的一次活动中,给出了这样的命题作文,但90%的学生写的是做作业或玩电脑,只有个别学生提到了阅读。日前举行的“上海市儿童文学迎春座谈会”上揭晓了“2011年度上海市儿童文学最佳作家作品”13篇,陆梅的《看树》、梅子涵的《十三岁的故事》等获奖,在表彰这些作品的同时,不少与会者谈到儿童文学阅读和创作的现状时也提出了一些忧虑。
孩子没空阅读 上海少年报社副总编辑姜丽军提到两件事情。其一是日前少年报社举行小作者小读者实践日活动,让参加的孩子们现场写一篇小作文《假如有25个小时》。姜丽军说,在她所评卷的200多篇小作文中,几乎90%的孩子写到如果每天多出一个小时,肯定就是被家长布置的多出来的作业占据,或者就是利用这一小时玩电脑、看电视,只有个别同学写到会用来阅读、发呆、想象,只有一个同学说会把这一小时用来和童话故事里的人物玩。另一次的活动中,他们让一些五年级的学生写一篇文章,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结果大家写的基本都是喜羊羊灰太狼或者柯南等动漫人物,很少有人写到真正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姜丽军表示,文学读物被教辅挤占,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故事的渴望被学科竞争剥夺,儿童文学塑人、养人的教育功能被轻视。现在孩子们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量甚至比20年前的孩子们有所下降,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感受的能力也差了,很多学生根本接触不到优秀的儿童作品。
作品水准下滑 孩子们不读儿童文学作品,一方面固然是没时间读,另一方面,儿童文学作品本身也存在问题。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会长张锦江说,目前不少儿童文学作家的生活面比较狭小单薄,“儿童文学之大是生活之大,儿童生活应包罗社会万象,应是新的生命的百宝全书。但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部分写来写去就是在一个小小的生活空间里,很多儿童文学作家远离儿童缺乏生活,更多的是凭借一点道听途说,凭空编造一些毫无生活容量的学校故事。这种生活的局限面不突破,儿童文学的大作品是很难出现的。” 张锦江说,儿童文学不等于浅阅读。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所谓儿童文学作品大多是浅阅读的读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一些所谓的儿童文学几乎是疯狂地乱编故事,儿童文学作家中“统货”比较多,好像只要能编一些儿童故事就是儿童文学作家了。儿童文学作品变得浅薄,失去了分量。好的儿童文学应当能让小读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层一层地品味出作品的不同内涵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