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钓鱼的鱼 |
|
平常,在柳荫虚掩的河湾,在圆荷滚露的池塘,我们会看见有人悠闲地坐在岸边,轻轻地甩动钓竿,不时从碧水清流中,钓出一条条摇头摆尾的银鳞金鲤。可是,有谁又看见过会钓鱼的鱼呢?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南太平洋万岛世界周围的深海里,就有一种钓鱼鱼。 钓鱼鱼,全身乌黑,只有十多厘米长,从头到尾,浑身长着黑色的硬刺,尖利的牙齿长在嘴唇上。这副牙齿,可以灵活运用,能随着嘴唇向外翻,一当猎获物进入嘴中,嘴唇又翻转起来,上下两排牙齿立刻变成了栅栏密布的牢笼,叫猎获的鱼儿怎么也逃不出去。 钓鱼鱼是怎么钓鱼的呢? 我们先看看它的钓鱼工具吧。 因为钓鱼鱼一般都生活在离海面一千五、六百米以下的深海里,水的压力很大,鱼类很难浮动,久而久之,使它几乎完全失去了游泳能力,所以,有些游泳的器官也就蜕化,背鳍的第一棘就蜕化成一根细而长的圆筒,象是一根钓竿。钓竿的尖端又生出一根更细更长的纤维丝,象是一根柔韧轻软的尼龙丝钓线。更有趣的是,在这“钓线”的最尖端,还有一只骨质鱼钓呢。不过,在它的“鱼钓”上,诱饵不是人们钓鱼常用的蚯蚓、蛆虫,而是一盏黄色的小探照灯。它搞的是“灯光捕鱼”哩! 日日夜夜,钓鱼鱼生活在黑漆漆的深海里,稳坐在“钓鱼台”上,通过运动体内六条基本肌肉,灵活地拉动“钓竿”,把“钓线”轻轻地向四周甩动,“鱼钩”上的探照灯一闪一闪,放出淡黄的光彩。一群在它附近活动的小鱼,看见这盏摆动的小灯,还以为是小虾或是别的什么美味哩,黑暗中顾不得仔细辨认,冲上去就咬。钓鱼鱼可机灵啦,它一发现愿者上钩,立刻把大口一张,周围的水顿时向嘴里流涌,也趁势把“钓线”甩进口里。那受骗的小鱼还以为是小虾想逃,哪里肯放,紧跟着灯光,窜进了钓鱼鱼嘴里。说时迟,那时快,钓鱼鱼把嘴唇一合,牙齿一关,从牙缝里把“钓线”抽了出来。小鱼这时才发觉上了当,可是已经迟了,变成了落进虎口的肉,只能任它吞噬。 就这样,钓鱼鱼动也不动,却能饱食终日。 假如遇上了强敌,它也有办法对付,在千钧一发之际,当机立断,把“钓竿”朝前猛一挺,让探照灯逼射对方,使敌吓得发愣。乘对方一时惊恐,还没弄清怎么一回事,它把“钓线”一收,嘴唇紧闭,把探照灯含在嘴里。立刻,大海深处一片漆黑。敌人眼前顿时黑古隆咚,无法找到它,只好到别处觅食。它呢,一见强敌远去,便又甩动“钓线”,点起小灯,悠闲自在地钓起鱼来。 这种钓鱼鱼,鱼类志里的名字叫鱼安鱼康,外号叫蛤蟆鱼,鱼安 鱼康,可能是因为生活在深海里,很难得捕捉到它而命名,至于那外号,可能是那副蛤蟆似的阔嘴引起的。 别瞧鱼安 鱼康丑模怪样,个儿短小,又不能食用,可是因为有那盏灯,却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它,靠什么来发光呢? 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在钓鱼鱼的探照灯里,窝藏着许多发光细菌,它们靠鱼安 鱼康供给养料,鱼安 鱼康以它们为钓饵,互相利用,互相依从,形成特殊的共栖关系,科学家们称这种现象叫“共栖细菌发光”。 发光细菌能够发光,是因为细菌体内有一种荧光素和荧光酶。荧光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催化荧光素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化荧光素,在氧化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因而就发出了光。 这些发光细菌大多是以寄生、共生或腐生的方式生长在鱼、虾、贝、藻等生物体上,从而使生物体发光。 别看一个细菌发的光很微弱,无数个细菌聚集在一起,就光辉灿烂了。有人做过试验,把六个平均体长二十七毫米的挪威磷虾放在两升水的玻璃瓶中,它们体内发光细菌发出来的光,能够照着人读书看报呢。 一九○○年,法国生物学家杜布依斯,把发光细菌装进容器里,制成了一盏细菌灯,照得巴黎国际展览气的光学大厅通明雪亮,博得了大家的喝彩赞扬。当有人询问杜布依斯是怎么创制出这种灯的时候,他微笑着回答说:“是大海教我的!” 小朋友,你看完“会钓鱼的鱼”,该也不只是认识了一种稀奇的鱼吧? |
|
|
|
欢迎点评: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