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中学七(3)班 瞿怡畅 (指导教师 徐金奎)
4月11日,我们团委会学生会的36位干部在学校团委书记和校长的带领下,一起到三角山踏青,并瞻仰了红二十八军纪念碑,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 据说三角山,又名笔架山,是鄂东地区名山之一,它以其古、奇、特、丽名闻遐迩。但是,我们没有流连于境内的美景奇趣,也没有急于欣赏山中漫山遍野的红艳艳的杜鹃花。而是首先瞻仰了红二十八军游击根据地纪念碑,向烈士们敬献了鲜花和自制的花圈,并默哀三分钟。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展示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丰功伟绩,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浠水县政府于2000年建造了此碑。纪念碑四面都用大理石建造而成,题名为三角山红二十八军游击根据地纪念碑,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导游介绍说,三角山不仅是风景名胜、避暑圣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八军在鄂豫皖苏区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游击根据地之一,游击队在此多次巧妙地袭击敌人。在白云庵、紫云庵、碧仙洞、罗汉洞等处建有战地医院。1936年1月5日,红二十八军各部队在三角山会合,政委高敬亭召开会议,部署开展机动的游击战争。主力转移之之后,红二十八军82师一大批伤病员留在三角山治病养伤,后在当地群众和党组织的积极掩护下,开展游击战争。游击战争前后长达四年之久,留下了许多的革命遗址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三角山还是红四方面军的据点和藏身之地。大革命时期1931年8月,红四方面军军长徐向前和红12军以三角山为据点,横扫国民党十军徐源泉部队,一次歼敌2000余人,1936年红28军在此组建,战地医院就设在今碧仙洞,17名伤员得以脱身。1940年至1948年张体学、刘西尧、赵辛初等同志就是依靠这些洞穴与敌人周旋,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张体学同志一次遇险得救的那个洞,一次藏了17名革命战士,靠和尚传信息送吃的,送药治疗,困了七天七夜,敌人撤退了,全部人员得救,现在把这个洞称为革命洞,解放后张体学同志专门为此题字刻在石上,以资纪念,供后人瞻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我们听了介绍,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的英雄气概是永远值得纪念的。我们体会到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八军和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苏区开展革命斗争的艰难困苦,我们在和平发达的新社会里更应该热爱祖国,发奋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懂得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刻苦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我们在这里追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品读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就是要铭记他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景仰转化为努力拼搏的勇气,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