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 www.zh61wx.com E-meil:学生作文zhycetwx@163.com 文学创作:yangshich@163.com
于颖新 于立极 凡 夫 王一梅 王 位 王晋康 王泉根 王定海 王树槐 王鸽华 毛云尔 邓宏顺 北 董 潘与庆 皮朝辉 安 宁 汤 汤 伍 剑 艾 禺 刘清山 刘育贤 刘 俊 闫耀明 刘乃亭 刘兴诗 刘慈欣 刘正权 刘 北 任大星 米吉卡 佟希仁 李建树 李学斌 李志伟 李丽萍 李 铭 李维明 李仁惠 李利芳 李少白 汤素兰 吴牧铃 吴礼鑫 陆 梅 冰 夫 肖显志 陈国华 陈 静 陈志泽 邱 勋 宗介华 余 雷 吴佳骏 陈琪敬 金 本 金 波 周 锐 苗 欣 周学军 鱼在洋 周蓬桦 周晓波 杨向红 杨庭安 杨 鹏 郑 重 郑允钦 郑 军 林文宝 范晓波 屈子娟 卓列兵 饶 远 贺晓彤 何腾江 洪善新 洪 烛 经绍珍 张广钧 张一成 张希玉 张怀帆 郝天晓 杨福久 倪树根 凌鼎年 高巧林 高恩道 钱欣葆 爱 薇 龚房芳 徐 玲 野 军 黄春华 黄 山 戚万凯 湘 女 程逸汝 彭绪洛 谢 华 谢华良 谢倩霓 谢 璞 谢 鑫 谢乐军 曾维惠 窦 晶 鲁 冰 舒辉波 斯多林 蒲华清 翟英琴 崔合美 梁小平 樊发稼 薛卫民 薛 涛 魏 斌
    首 页   视 频   讯 息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童 话    故 事   幼儿文学  寓 言    散 文
    诗 歌   赢在起点  作品导读  作家文集   版主作品   自由写吧   作 文   精彩回放  报 纸    空 间       
目 录
热点推荐
童 话
儿童小说
科幻小说
童心之歌-《杨实诚诗词欣赏》之印象
作者:张明照     来源:儿童文学大本营    点击数:

上篇
  

  童心之境一一诗歌欣赏,一个恬静平和的叙述姿态
  
  童心,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纯洁,童心是时光之火;
  
  童心,像冲出云围的月亮一样恬静柔美,童心是太阳之光。
  
  一个时期以来,您的《杨实诚诗词欣赏》火了。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一句话,您的《杨实诚诗词欣赏》火了,源于您拥有一颗明亮的童心。
  
  我想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一些对于您的诗词欣赏的心灵印象,请您多多指教。
  
  现在是一个多媒体时代,人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充分发挥自我的心灵个性,表达各种各样的见地,播出相关的专题栏目,呈现给多媒体时代的读者大众。
  
  明眼人都会看到,当前自媒体的景况,确实有一些鱼龙混杂的乱象。这些不尽如人意的视频播出,播出的是当下的存在之感,表达的是自我深层次的人性,这些乱象是时光之河上浮泛的泡沫。究其原因,这个参差不齐的文化况貌,有其现实的一些个人制约因素,也有其历史的某些原因。
  
  然而,世界上的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也是对立统一的。
  
  我们看到了一个风景,一个清新的春天一样的风景。
  
  您的诗词欣赏以其独具个性色彩,审美意蕴鲜明,拥有众多粉丝。
  
  我知道,以往您曾在快手、抖音等十几个媒体,发表视频《杨实诚诗词欣赏》,获上千万点击数。
  
  我知道,在2022年6月之后,您新建了微信视频号3693,攫获了百多万读者;您的诗词欣赏,百度搜索篇篇加以转载,并放在百科之前。
  
  我在闲暇之际,时不时地看了一些您播出的视频,有一些深刻印象。
  
  整体的感觉,您是用童心之境来审美观照诗歌欣赏,这种有意味的关照诞生了,诞生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特色,请听我细细道来。
  
  其一,人的面孔,童心之境。
  
  打开视频,您出现了,一个祖母的形象,一头苍苍白发,温馨平和的面孔,和蔼慈祥,立即吸引了读者目光。
  
  再一端详,读者会发现您的面孔,给人一种静好而平淡的印象,宛若一湖静静的秋水,而面带的淡淡微笑,宛若一缕微风抹过湖面一样。
  
  其二,人的话语,童心之泉。
  
  在视频中,您一开口播出诗词内容,那样一种略带湖南长沙乡土气息的普通话中,没有齿音字,没有错别字,没有咄咄逼人的口吻。
  
  您的一字一句,如珠如玑,落地有声,言之有物,平实素朴。
  
  这样,您在自然而然之中传达出了,传达出了一种来自遥远民族文化深处的精神,这种精神通过一种带有磁性的语调来实现。
  
  这样,您在平淡自如之中也凝聚了,凝聚了一种来自心灵的沉重而又轻盈的人格吸引力,这样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诚然,这是您的内在世界的表达,这是您的一个恬静平和的叙述姿态,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诚然,这是您的童心之境的写真,这是一个与人为善的至诚交流,一个民族文化经典的新的诠释,给人一种素朴之感。
  
  其三,人的信仰,灵魂的旗;民族传统,源远流长。
  
  我们伟大的共和国,经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岁月,从关乎国家未来的民族文化教育来说,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大语文时代。
  
  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接班人,只要在全面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滋润慧根,才能阳光成长,才能不断创新,才能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以这样说,您的古典诗词欣赏,对于广大中小学生实现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在今后的大语文时代会有着一个长足的进取,会有着一个不可小觑的助推之力。
  
  可以这样说,在大语文时代,您的诗词欣赏应运而生,它成为了一个与少年儿童成长息息相关的文化景观,值得关注,值得称道,值得赞扬。
  
  可以这样说,您意识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您感觉到了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您体认到了古典文学所蕴含的美学哲思和当代指向。
  
  也可以这样说,在实现当今时代与民族历史文化对接方面,您的诗词欣赏,起到了一个文学的艺术的助力,这样有利于未来民族性格的再造。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发现;
  
  有发现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未来。
  
  面对您的视频,我思绪万千:一个自媒体人发布视频,完满地做好播出,攫获粉丝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这就是一张吸引人的平静面孔,一种扣人心弦的动听语音,一种淡泊平静的叙述姿态。
  
  也就是说,应该像您一样拥有一颗童心,自媒体人才会出现一个宁静平和的童心之境。
  
  像您一样拥有了一颗童心,是自媒体人整个精神面貌的写照,也是心灵境界的一个写真。
  
  因为像您一样拥有了一颗童心,就会有童心之境,在与读者面对面之时,才能与读者实现心灵层面上的一个对接一个交流,才会卓有成效地完成播出的内容,从而吸引大量粉丝,客观上产生不可忽视的文化影响。
  
  叙述至此,一个问题赫赫然地摆在了眼前——一个人怎样才会拥有一颗童心?
  
  人各有命,相由心生。
  
  人要拥有一颗童心,我的感觉是应该像您一样严于律己,修心炼性。
  
  修心炼性是一个长年累月的自我修持之功,是一个常思己过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善因善果的自我成就。
  
  人的生命自由,与修心成正比。
  
  您当过几十年的少儿出版社编辑,您也是作家和评论家,出版了有影响的书籍,也出过研究古典诗词的专著,您还一手操办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儿童文学大本营网站。
  
  人生的历程,顺遂与困顿,快乐与忧伤,都是一个人生功课,都是在度己度心,纯净心灵,获取一颗童心。
  
  参禅的人说,心静成佛。
  
  我的一管之见是,童心是佛,心是佛源。
  
  每一个像您一样有所作为的人,其人生经历都会真切生动地告诉我们——只有经历了背运与幸运的岁月,只有经历了忧郁的成长烦恼与一生不断的砥砺前行,只有从这些经历中心有灵犀地攫取了苦涩经验,才能寻找到自己,才能寻找到自己的本质真实,才能寻找到本质真实的童心之境。
  
  书写至此,自然而然地,我的内心深处浮想联翩,萌生出了山丹花一样的一点感悟。
  
  现在,我直抒胸臆如下,与您做一个心灵交流,也与读者共勉。
  
  在时光长河之中,
  
  当下是一朵浪花。
  
  大千世界,什么种子会开什么花儿,什么花儿会结什么果。
  
  在一个人的自我修炼中,否定自己的过去难上加难,倘若完全否定了过去的一切,只有在更髙层面上,才会有一个不同凡响的未来。
  
  倘若108个婴儿降生了,地球不会感到沉重。
  
  倘若360个人往生了,地球也不会觉得轻盈。
  
  因而,人生在世的重中之重,理所当然的是注重当下。
  
  注重当下,福在当下。
  
  人到老年,我们要顺其自然地面对,面对生活以及生活的无情变迁。
  
  人到老年,我们要平心静气地面对,面对自我身体出现的一些病患,检视病患的缘由以及要做出什么改变。
  
  人到老年,我们要平实包容地面对,面对以无常的情态出现的背运,以及背运之后的好运。
  
  平心而论,一个人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都是一个因缘果报,都是一个上天已经安排好了的流程,都是一个应该去做也必须做好的人生功课。
  
  我想,峥嵘岁月给与您的,一定是更为深邃更为明快的一些哲思,一些祈望,一些愿景,一些畅想。
  
  童心之歌,自由自在的歌,随心随缘的歌。
  
  童心之歌,照亮了天空和大地的理想之火。

中篇
  

  童心之眼——对于诗词之中诗眼的审美发现
  
  上天安排好——只有经过了风风雨雨,
  
  人生才会有命运彩虹——风景心自成。
  
  我知道,您在1962—196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文艺理论专业,1968年离开该校。
  
  1979年,您从山西太原西山矿务局,调到了湖南人民出版社。
  
  三年后,因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您从湖南人民出版社转到湖南少儿出版社。
  
  我知道,您的职称是编审。您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您从事文学评论,著作九本,论文近百篇。新蕾出版社出版了您的《世界童话名篇欣赏》(此书再版过),您编辑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200多种图书,本人著作和所编图书多次获国家级大奖。
  
  我知道,您在湖南少儿出版社工作,又因同时担任湖南省政府参事,五年届滿之后,于2005年61岁退休。
  
  我知道,在出版社做编辑工作,您一直兢兢业业,不辞劳苦;为了提高编书质量,围绕编书类别,钻硏学问;同时展开必要的扩展阅读,诸如美学、文艺心理学、思维科学,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大千世界上,几乎有这样一个共识,一个编辑如果兼有一个作家或评论家身份,在文学领域中,显然分量会大大提升。
  
  我知道,您有着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有着阔大的艺术美学视野,在儿童文学美学理论研究上,在精准地找到了着力点之后,颇有自己的理论建树,著有获得了冰心奖的《儿童文学美学》;之前,该书获得了山西教育出版社编辑一等奖和华北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
  
  不管是把握住了还是失去了,
  
  机遇都是自己对自己的给予。
  
  我知道,您给像孙幻军这样的老作家编辑出版全集,您还用童心之眼发现培养扶植了一些文学新人。
  
  在得到了您扶植的文学新人中,有我一个。
  
  在湖南少儿出版社,我于1997年11月出版了第一部长篇童话《黑眼睛牧童》,您是我的责编。
  
  坦而言之,在此之前,我已出版了两本短篇童话集,发表了三个中篇童话《蓝眼睛雪熊》《马背上的歌手》和获得了冰心奖的《七彩鹿》;在1993年我成为了中国作协会员;在1995年9月我调到了文艺报文学评论部工作;但《黑眼睛牧童》,毕竟是我日思夜盼,祈望出版的第一部长篇童话;在您的扶植下,它的出版对于我来说,是学习童话写作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道生命的彩虹。
  
  您是贵人,是在我需要帮助之时得到了鼎力扶植的贵人。
  
  对此,我铭刻在心;谢谢您。
  
  最需要帮助时给你助力的是贵人,
  
  对于贵人应当心心念念怀有感恩。
  
  您的诗词欣赏,我看过一些视频,也读过从您那里索要的一些视频文字资料,这些视频文字使我如沐春风春雨,很有启发,也很有教益。
  
  下面,我以您的诗词欣赏中的三首诗词为例,用我已经理解了的诗词意象,用我已经意识到了的审美语言来阐释一下,您是怎样发现诗词中的诗眼,并以此为中心铺展开来,有机地表达您的审美判断和作品的历史定位。
  
  其一,宋代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您这样告诉读者——晏殊是一位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宰相,有较高的人文修养。
  
  您在欣赏诗词时,浅浅地微笑着,精炼地概括地说——作品一会儿说填词,一会儿说气候,一会儿说夕阳,一会儿说落花,跳来跳去,似乎看不出彼此关联。那么,联系整首诗的究竟是什么呢?是一种哲理的认知。
  
  您说得真好。
  
  显而易见,您是在用童心之眼的大视野,来审美观照晏殊笔下的画面,叩问联系整首诗的这种哲理认知是什么?
  
  这是一个点晴之笔,是叩问苍天叩问大地,也是在叩问自我的心灵。
  
  记得我初读此诗时,蓦然之间,眼前出现了一幅天女散花的神奇景象,这个繁荣绚丽的景象燃烧着,变化着。
  
  我懂得了,这是变,变化的变,事物在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变。
  
  变,是天地万物所遵循的一个根本规律的体现,是现实自然融合为一的一个有机表达;也就是说,这是阴与阳的对立转换循环不已的形象展现。
  
  变,是宇宙天地之间的一个静态存在,也是万物欣欣向荣的一个动态景观。
  
  我认为您找到了这首诗的诗眼——变。
  
  诗眼——变,所表达的是自然万物的整体的一,一即一切的美学观念。
  
  因为有了新的意象,新的审美感知,诗人才会填词把酒。
  
  而此时此刻的天气亭台,已经有了向阳向盛或者向阴向衰的变化;即使人们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变所表达的天道之象,也是一个常态景观,一个自然流向,一个不可违逆的规律。
  
  诚然,这是诗人记忆之中的旧时旧貌,也是今年眼前出现的新时新颜。
  
  诚然,这是诗人生命之中的自然光影,也是大千世界献给时光的具有动态之美的画卷。
  
  “夕阳西下几时回?”自然而然,诗人看到了太阳,想到了太阳西下之后,明天还会冉冉升起。
  
  但是,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和造物者,太阳也在老去。
  
  明天的太阳,是今天的太阳,也不是今天的太阳。
  
  但对于今天的夕阳而言,明天升起的太阳是新的。
  
  您接着说——作者思绪一下又跳到花落去。花落虽无可奈何,化做泥土之后,还会以另外的形式出现。
  
  我清晰地把捉到了,这是您的童心之眼中的花一一花落。
  
  花落,自有花落的无奈与落寞,也有对新生形式的心灵渴望。
  
  我感觉到,从哲学的意义上,这种审美哲思的生命观照,促使童心成为了上天的眼睛,它是万千事物本质真实的有机映现。
  
  天地之间人为灵,灵就灵在人是天地的产物,在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时,会成为万物之灵。
  
  恰到此时,您充满哲理意味地告诉读者——作者在变化中写了花的逝去,夕阳的西下,有所伤春、伤时,但更多的是看到了旧的去了,新的会来,美好消失,更美好的事物会出现。心态是乐观向上的。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诗作之中,之后出现了燕子归来。
  
  归来的燕子似曾相似,但是诗人知道,即使是去年的燕子,今年也会有所变。
  
  于是,诗人行走在园中小径上,思绪翩翩。
  
  也许,诗人宛如一片云朵,在天地之间悠悠飘荡。
  
  也许,诗人已经把握宇宙的真谛:万法归一谓之变,变为上天之眼;一即一切皆自然,自然为天道之观。
  
  可以这样说,这首诗的诗眼是变;诗眼是构成作品诗美的泉。
  
  一首诗的诗意来源于诗眼,诗眼是整首诗的一个中心点。
  
  从诗美的意义上来概括,一首诗的诗眼,有时在诗的结尾,有时在画面比对中,有时在诗人的灵感凝成的词语里闪现,熠熠生辉地闪现。
  
  其二,唐代李白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古往今来,诸事无常,皆有因果,成事在天。
  
  李白受诏,入京两年,便被“赐金放还”即变相撵出长安,而送别宴席的奢华——“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只是一个表面文章。
  
  送别宴席的奢华程度,李白知道以朋友之力难以办到,因而送別之宴,恐有朝廷之意在。
  
  自古以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白因为才华出众,遭人暗算,被皇上变相撵走。
  
  鉴于当时的李白阅历浅显,因而一头雾水,内心愤怒之极,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故而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他已经钻心裂肺地感觉到了,官场之上,行路难。
  
  行路难,难在自己阅历浅。
  
  人生痛苦像空气一样必不可少,像阳光一样温馨明媚;
  
  人生痛苦像水一样幻想相随,像时间一样把梦境珍藏。
  
  李白就是李白,并没有坐以待毙,他有所行动。
  
  但是,他的渡黄河、登太行失败,皆因时机不对,只有告吹。
  
  由此,李白联想到了古人姜太公和伊尹的成功,禁不住感慨万千。
  
  其实,姜太公和伊尹,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大业,完全是一种上天之意,他们是天选之人。
  
  或者换一个视角来审度一下,就会有别样的一个感悟:
  
  此时此刻的李白,还全然没有达到,孔子所说的知天命的人生境界。
  
  被行路之难困扰不已的诗人李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代旷世的奇才,他还需要静下心来,在行路难中千磨万砺,才会达到人生风景天成的境地。
  
  其实,李白也是一个命入华盖的天选之人。
  
  于是,李白吟唱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难,难在人生。
  
  人生有因有果,种善缘才有善报,因果循环。
  
  一个人的人生流程,砥砺前行,有岔路,有阻力,艰难坎坷来自方方面面,涉世不深之时,难以洞察,难以把握,难以如愿。
  
  李白就是李白,心有灵犀。
  
  面对行路难,李白并没有一蹶不振,并没有畏葸不前,这是一种人格力量,也是一种浩然之气。
  
  李白深信不疑,人生之中的机遇,总会到来。
  
  机遇来临之时,扬起云帆,在沧海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一定能够抵达成功彼岸。
  
  这首诗的诗眼是行路难的难。
  
  诗眼生成的意境是诗人的审美判断,
  
  诗眼所表达的是构成意境之中的美。
  
  因为欣赏李白的《行路难》,我想到了李白的《月下独酌》。
  
  在和您用微信交流李白《月下独酌》的时候,您告诉我——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当时李白身居长安,正是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所以写下本诗,告诉自己及时行乐。
  
  您还襟怀坦白地检视自己说——由于受视频时间限制,结果把时代背景舍去,这是个失误。
  
  听了您的一席话,我非常感动。
  
  您治学谨严、精益求精、千淘万漉始得金的精神,值得学习, 值得点赞。
  
  您的这个自我检视,让我看到了您的童心是一面镜子,对照自己,完善自己,度己度心,可敬可佩!
  
  由于您的童心,我想到了念——念为心声。
  
  很长时间以来,我有一个执着的心念,我以为这是一个慈悲为怀的觉悟:
  
  因为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和工作者,充满了对现实的哲理思辨,充满了对世界纯真的爱,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之美,他们与童心有缘,缘深似海——也就意味着,这些儿童文学工作者离童心很近很近;由于近水楼台,这些人会比一般人能够更轻盈地获得一颗童心。
  
  我的这一个执念,也许是一个经不起时光推敲的话语形式。
  
  您以为如何?
  
  其三,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您用童心之眼审视此诗,很快发现了诗眼。
  
  这首诗的诗眼是一个字——愁。
  
  愁,是整部诗作的一个结构之点,诗人以此来营造来架构,带有苦涩味道的凄美境界,令人感慨不已。
  
  亡国之后的李煜,他的愁是怎样的呢?
  
  诗人告白,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的愁情愁绪,这样的愁肠百结,这样的愁苦绵延不断,给读者一种针砭之感,一种切肤之痛,从而成为了一首神奇的千古绝唱。
  
  您言之有物,您用真情实感,轻松自如地引导着读者,从诗眼出发,铺排开了诗作整体布局的审美探究。
  
  李煜的愁,源于亡国之悲。
  
  平心静气地细细一想,李煜这样的身份,这样的遭遇,这样的悲苦,这样的愁,古往今来,绝无仅有。
  
  设身处地地看一看,人生境地,断崖式一落千丈,自然而然地,李煜从内心深处发出悲愁的呐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您用详实的语言,告诉读者——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明,时间一年年流逝,作者问老天爷,过去的事你还知道多少?
  
  您接着给出了回答,铿锵有力,落地有声——言外之意,南唐灭亡,对自己作为忘国之君,对这一大亊是决不会忘记的。
  
  诚然,您带领读者进入了诗作之中的诗眼,也就是包裹着诗眼的第一重愁。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深感悲切,他苦苦思忖,昨夜小楼东风又起,南唐的颓然灭亡,就是在这东风的和煦中,就是在这月光的皎洁里。
  
  李煜悲苦地感觉到,当下的东风,吹拂而来的是愁,愁是东风,东风是愁。
  
  李煜愁苦地感觉到,当下的月光,流荡不绝的也是愁,愁是月光,月光是愁。
  
  李煜这样的愁,刻骨铭心,入骨三分,镌刻在灵魂。
  
  这样的心态描述,这样的苦涩存在,只有作为走出历史舞台的一个亡国之君,才会默默独有。
  
  诚然,您的童心之眼,带领读者找到了具有艺术韵味的第二重愁,这也是诗眼本身的一个进行之中的形象化过程。
  
  那么,宛若蚕茧一样包裹着诗眼的第三重愁在哪儿?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想起了,愁苦不已地想起了,宫殿华丽的雕栏玉砌,依然存在。
  
  李煜苦愁酸涩地想起了,想起了楚楚动人的一个个红粉佳人,朱颜已改。
  
  李煜苦苦艾艾,这样的回首,这样的思念,这样的无奈,是对昔日豪华生活与宫闱情色的沉醉,也是对一去不返的万里江山社稷的扼腕苦叹。
  
  作为后来人,我们看到的李煜,是一种对于失去曾经拥有的无奈,这是诗眼凝定的人生无常的一种无奈,是愁云,是愁雾,是愁思,是愁念。
  
  作为读者,我们看到的诗眼,是诗眼包孕的一种对历史一去不复返的哀叹,是愁云愁雾,也是愁思愁念,宛如锁链一样紧紧地禁锢住了李煜的心头——那样的悲沧,那样的灰凉,那样的无力苍白,那样的百结愁肠。
  
  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我以为诗眼——愁,完成了自身形象化的一个艺术过程。
  
  诗眼——愁,得益于李煜的非凡诗才,得益于历史变迁中朝代更迭的一个节点。
  
  李煜成为了亡国之君,冰火两重天。
  
  于是,他的愁,无法排解的愁,成为了他诗意的灵魂,凝聚成了此篇词作的诗眼。
  
  诗眼——愁,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应运而生的一面时光之镜,是历史长河之中不声不响的一个湍急漩涡,也是整部诗作的一个艺术之禅。
  
  李煜的生命悲剧,成就了一个旷古奇妙的诗眼一一愁。
  
  从诗眼这个源泉中,愁——化为了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眼——愁,这个艺术形象,具体可感,生动浩荡,内涵丰富,气贯长虹,像日光一样像月色一样颇具美的冲击力,因此光照人间。
  
  诗眼——愁,艺术形象真实的有机完成,是在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描摹之中诞生。
  
  诗眼——愁,李煜的华盖之运,李煜的灵魂,李煜的才思,李煜的诗意,完美地成就了一个艺术形象的生成。
  
  诗眼——愁,一个艺术形象,诞生了一个经典,一个永恒。
  
  可以这样说,李煜的南唐,活在这篇词作之中。
  
  也可以这样说,李煜的整个生命历程,化为了一个艺术诗篇,成为了一首千古绝唱,凝成了宇宙中一颗不灭的艺术之星。
  
  抒写至此,我的内心世界,萌生了第二点感悟,祈望与您分享:
  
  事物总是在它该出现时才出现,
  
  缘分总是在它该散去时才散去。
  
  大千世界上,四季循环,万物流变。
  
  变是阴阳,是天道,是宇宙的铁律。
  
  作为天地之间的人,对于变,对于天道,不可违逆,不可小觑,不可怠慢。
  
  人世之间,从作为社会之人的存在而言,人与人并不平等,究其原因,因果不同。
  
  智者有其苦,苦是人生功课;
  
  愚者有其乐,乐是三世因果。
  
  因此,拥有一颗童心至关重要,童心教会我们用单纯的目光看待世间的一切,童心会成为一个人成长之美的源头活水。
  
  敬畏天地,感恩命运。
  
  童心,是浩瀚宇宙之中的一颗灿灿之星,也是整个地球的一颗明亮之心。
  
  我想,与我的人生体认相比,与我的浅显描述相比,您对于童心的感悟,对于童心的解析,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天地流转循环,大自然之中万千事物的美与不美,
  
  存在于人的审美观察与判断之中,人是万物之眼。

下篇
  

  童心之光一一童心宛若日月一样笼罩着诗词欣赏
  
  童心是人性善的升华,是天地之间的大爱。
  
  童心是心根的诗意之爱,是人的灵魂之美。
  
  在2008年,您创办了儿童文学大本营(大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授权原创儿童文学)网站。
  
  您创办儿童文学大本营网站的前10年,可以说,鲜花盛开,芬芳不断,蝶飞蜂舞;之后经历了强强联合的一个波折,您仍然克服困难坚持至今,全靠一己之力锲而不舍地坚持办下去,在海内外有了广泛影响。
  
  记忆,人生册页,宛若朝霞一样的灿烂;
  
  遗忘,记忆之子,晚云一样的黯淡无光。
  
  在2022年12月12日,我给您发微信,关于您的网站,我向您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我说——在2007年秋天,我退休了;但退休之后,并没有两肩轻松,因为我在跟踪一位老作家并撰写其传记,抽不出身来,顾及别的作品创作。
  
  我说——之后的2011年5月,我的小孙子幸运降生了,人生的长河中后浪推前浪,我欣慰不已。
  
  小孙子由我和老伴带着,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我们每天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孩子快快成长。
  
  细细品味,10多年来带孩子的那种生死疲劳,是震撼自我心灵的华彩乐章,那种来自生命本源的孩子的成长快乐,给人生带来了生命的力量。
  
  悠悠思忖,10多年来带孩子的那种心灵快慰,春风春雨一样滋润着我,带给了我无尽的体验和审美的畅想。
  
  我说——所以,我没有什么自己满意的中长篇原创作品,呈给您指教;只是在您的网上,发表了三篇小童话。
  
  您曾几次向我约稿,鉴于上述原因,没有什么精心打磨的作品呈给您,我的心里非常愧疚非常不安。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您的网站没有稿费,我没有自认为有分量的原创来支持您,当时和现在,每每回想起来,心灵之中的遗憾依旧满满。
  
  苍天有眼,因果循环,
  
  天佑善业,大爱无边。
  
  我告诉您——您是老师也是朋友,亦师亦友,您令我敬重。
  
  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在我文学成长的岁月里,30多年来您给予我的扶植和关照,我铭刻在心,念念不忘。
  
  所以,一直以来,对于您的网站,我总有一种亏欠之感,灵魂深处荡动着一种非常内疚非常不安的情潮。
  
  我深切地展望——如果以一种非常客观的科学的历史眼光来看,您费心费力满腔热忱地投入了十多年时光,用心灵的火红肩负起了,肩负起了一种自己意识到的儿童文学历史担当,您以一己之力,您以童心之光,把网站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成就斐然,闻名海内外,可喜可贺。
  
  我欣欣然地说——您的网站,应该也必然会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我们民族源远流长历史之中的一个共同记忆。
  
  倘若忘记感恩忘记助力你的人,
  
  你不是丢失背影而是失去阳光。
  
  人生在世,感慨万千,白云悠悠,时光荏苒。
  
  我对您说——在2018年之后,在网站接下来的第二个10年里,我想鼎力支持您,把自己认为好的原创作品呈给您指教,以平抚一直以来伴随着自己的愧疚不安。
  
  近几年来,在您的童心之光照耀下,在您的网上首页《两日一新》栏目上,我写小孙子成长的三部曲,分别于2018年6月11日连载《小孙子是我的天堂》,2019年2月26日连载《孩子是自己的上帝》,2021年5月24日连载《童心是不落的太阳》。在这个时间段中,在2019年11月21日连载了我的儿童悬疑小说《峨眉杀手》。
  
  我对您说——您刊发我的4部作品,网上网下,读者反映还好,令我温暖,令我感动。
  
  因为内心的亏欠之感,因为没有什么关于稿费的顾虑之忧,所以我才会将长篇作品呈给您指教。
  
  人应当襟怀坦白,以诚为本。
  
  我对您说——在您的童心之光照耀下,我真切地感到了自己心灵的沉重与轻盈,这是一种随心,也是一个自然。
  
  人应当剖析自我,以观自在。
  
  我对您说——我所祈望的,一是一种面对,一种面对自我的存在,对自己有一个良心上的交待;二是一种需求,一种向死而生的自我心灵成长的需求,这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自我完成。
  
  用怎样的一个词语可以表达您对世界的善待?
  
  用怎样的一个词语可以概括您对人生的认知?
  
  2022年8月3日,我向您推荐了一篇习作散文诗《明天的太阳一一新时代少年笔记》,这篇习作是原创,2万6千字,39章,是小作者写自己三年来学习生活的文字,他11岁多,2022年9月上六年级。他叫张若麟,是我的小孙子。
  
  关于作品的内容,我告诉您,有一部分是他从自己日记中摘录出来的泰戈尔散文诗读后感;有一部分是他记在笔记本上的散文诗,大多没有标注时间;还有平时散记的一些学习生活素材,标有时间,以散文诗形式出现。
  
  我用微信电脑文本的形式,把张若麟的这篇习作发在您的微信里;请您多多指教,多多扶植!
  
  有了一颗童心的人,会令人敬佩不已。
  
  您接到微信后,立即与我联系,细致地了解了相关情况。
  
  您于2022年8月4日,在作文《少年美文》中新设立了专栏《随记》,分四次连载了《明天的太阳一一新时代少年笔记》。
  
  在童心之光的照拂之下,您深情如海地扶植了一个少年的文学梦想,这对于他今后的人生会产生很大很大的影响。
  
  用怎样的一个词语可以阐释您对自然的把握?
  
  用怎样的一个词语可以表示您对天道的敬畏?
  
  您知道,我看了一些您的视频播出,也做过风清云淡的微信点赞。
  
  您做的诗词欣赏视频播出,真的有声有色,有光有彩,很有影响。
  
  我知道,这样劳心劳肺的操作,非同一般;您很不容易,也很疲劳,牵扯了您的很大精力。
  
  新冠疫情出现之前,您来北京,看望做文化产业的儿子。
  
  得到信息后,我到您下榻的酒店,去看望您。
  
  您精神矍铄,平和淡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谈话交流期间,您对我说,现在读稿子,眼睛很累,很吃力。
  
  我也有着同样的深切感受,人生在世,往往此一时彼一时。
  
  我很有感触地说,人一过七十,写作和阅读都很疲劳,岁月不饶人,只能随缘,善待自己,好自为之。
  
  您点点头,沉思默想。
  
  我还对您说,给您一个建议,随心所欲,顺其自然,想做视频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想读稿就读,不想读就不读;一切的一切,以自我为本,关爱自我,为了更美好的明天。
  
  可以这样说,在研究古代中国诗词时,您有一颗童心,有一双童心之眼,也有童心之光的照拂。
  
  您用童心之眼,在观察诗词诞生的时代背景,在思考诗人的人生历程,在评说诗人的审美判断和理想追求,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叙事姿态。
  
  由于童心的拥有,由于童心之光的笼罩,您把一首诗词看成诗人整个人生风景线上的一个风景,有一种辩证统一的哲学意味。
  
  由于童心的拥有,由于童心之光的笼罩,您把诗词作为一个时代的人生图画来审视,因而有着极为强劲的审美透视力,达到了一个具有美学内涵的新高度。
  
  这让我想起了,想起了青年马克思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美学命题:人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
  
  童心之歌,是一道人生风景线,也是命运的彩虹。
  
  童心之歌,是因果成就,也是流淌上天之意的河。
  
  现在,书归正传。
  
  让我们继续来欣赏您的诗词欣赏,来进一步理解您的童心,来进一步感知您的童心之光的灿烂明亮。
  
  诚然,在诗词欣赏视频播出之时,您有您的思维,您的节奏,您的审美指向,可赞可颂。
  
  从审美的视角出发,我只能用自己的语言,来阐释对于您的诗词欣赏的理解,来表达对于诗人的认知,来解析整篇诗词之作带来的审美愉悦。
  
  也就是说,在审美观照之下,在童心之光的照耀之下,我通过试析三首诗词,来把握您是怎样赏析古典诗词,又是怎样带领读者走进了诗词的意境之美。
  
  其一: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意境高远,哲理意味非常浓郁的诗作。
  
  自然而然,从童心出发,您的童心之光,对诗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整体把握,这是一个艺术自然。
  
  您这样说——四句诗关联性很强,是统一于一体的。
  
  您还说——主旨是登楼望远。
  
  您用童心之光,来审美观照整部诗作的诗美构成之时,悠然地发现了一种单纯的景物对应之美。
  
  之一,夕阳的沉落和连绵的山脉之间的对应。
  
  之二,东流的黄河之水和天地之间的对应。
  
  之三,夕阳和黄河之间的对应。
  
  这三组景物的对应,鲜明丽亮,层次分明。
  
  这三组景物的对应,表达了一个短暂与永恒的对立统一,彰显了这一篇诗作的境界高远而又辽阔。
  
  接下来,另一组对应出现了。
  
  当下的诗人,与更上一层楼的诗人,其间存在着一个本身的自我超越,这是上与下的对应,也是一个自我比照。
  
  还有,诗人更上一层楼的一,与了望千里之外风光的千里目的千,一与千,这是一个大跨度的飞跃,也是 一个不同时空的对应景观。
  
  由此得到的审美发现,由此带来的自我提升,诞生于您用童心之光笼罩着的作品意境。
  
  您用一种源于诗作的诗美,谆谆善诱地激励读者,给与读者的心灵阳光春风一样的纯净之美,给与读者的眼睛天空大地一样的辽阔之美。
  
  所以,您坚定不移地说——更上一层楼之意,其实还意味着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您还落地有声地接着说——意味着一个人要有永不滿足的心态,永远求索不止,永远在更上一层楼的状态中向上,再向上。
  
  有了一双童心的眼睛,会发现更多世界之美。
  
  世界之美是一道彩虹,颂赞天道的和谐之光。
  
  其二:唐代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人描写的江南春景,是对于江南春景现实存在的一个超越,是某一个时段的生活写真,也是一个具有艺术真实的景象再现。
  
  您在视频中,话音郎朗,一语中的地介绍道——此诗作为江南春景是非现实的存在,也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描写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经作家头脑选景、整合、提升,成为一个精神产品。
  
  您言之有物,话语翔实地说——作为精神产品对于现实,明显地彰显了三个超越。
  
  我知道了,您说的第一个超越,是距离的超越。
  
  全诗开篇的千里二字,表达了诗人视野的开阔,出现在诗中的莺啼、绿红相映、山村、水廓、酒旗、寺庙等等都是在千里之内。
  
  诗人描写的审美对象,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这是一幅印在诗人心灵中的全景式风俗画面。
  
  自然而然,这是一个面上的描摹。
  
  我理解了,您说的第二个超越,是界别的超越。
  
  在一个面上的描摹之后,诗人才着眼于点的刻写。
  
  诗人着眼于点的刻写,就是在审美物象与审美物象之间的自然连缀中,平和地传达出了一种别样的审美情怀。
  
  诗人写到了莺啼和红与绿的映衬,写到了水边的镇和山里的村,写到了水村山郭的酒店,写到了酒店的旗子当风飘扬,以此来彰显街市生意兴隆,人们生活安康。
  
  这样,在诗人的笔下,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互相照应,而且和谐一气,这样就优雅地构架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
  
  我懂得了,您说的第三个超越,是时间的超越。
  
  南朝的京城是现今的南京,南朝的四百八十座寺庙,由于不纳税,遭到了抵制。
  
  南朝的京城,原有的一些建筑比如楼台亭榭,在历史的烟雨之中似有似无,虚无缥缈。
  
  诗中的烟雨,是一个历史的符码,也是一个岁月的无情象征。
  
  由于诗中的烟雨,平添了南朝京城中庙宇的神秘之感,也给世代变迁以一种历史的流动之感。
  
  您精准地概括了一下,您说——诗作以三个超越将自然与人文景观、自然动态与人居动态合一,彰显江南春景之天地广阔、丰富多彩、活跃繁华。
  
  您深思熟虑地阐释道——现时环境与历史的变迁合一,又彰显出人居生活的幽深幽远,兴衰交替、生生不息。使诗中的江南春,对现实环境而言,更去弊澄明,更成了高境界的精神整一。
  
  我想,也许诗人不曾想到,一个诗人是一个时代的歌手。
  
  诗人在反映真实的现实之时,会有幻想的心灵愿景;这样,诗人就会在时光的长河之中,留下自己卓尔不群的身影。
  
  面对着诗人笔下的江南春,关于诗词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含义,我向您提出一个问题:
  
  是意义诞生出了形式,还是形式缔造了意义?
  
  是形式与意义分离,还是意义形式浑然一体?
  
  其三: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在这首诗里,我们读到了贾岛笔下一个幽静的隐居者之所, 也读到了一个拜访者,未能得见曾经的僧人——也就是今日的隐居者,无果而归。
  
  在这首诗里,情节单一,人物简单,但塑造的形象迥然不同,跃然纸上,令人遐想不已。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隐居者之所旁边,少有邻舍,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直通荒芜小园。
  
  荒芜小园,一个隐居者,一个孤独,一个幽静。
  
  隐居者淡泊,很少与人交往,独自一人,苦思冥想,自在逍遥。
  
  荒芜小园,此处无声胜有声地标志着,一个参禅修持者,一个明心见性的灵魂。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显而易见,拜访者要见到隐居者的心情,十分真切,十分渴望,所以才在月光之下,前来拜访。
  
  诗中的“敲”字,用得绝美神妙,敲出了响声,自然而然地衬托出了,衬托出了周边环境的一片幽静。
  
  诗中的“敲”字,可谓神来之笔。
  
  敲门没有回应,拜访者未能进入。
  
  这充分说明了隐居者的心态,他不想接待这位过去的友人。
  
  这样的隐居者,其个性形象,跃然而出,栩栩如生。
  
  对于拜访者来说,敲门的声音是一个动,是一种心灵有所期望的强烈表达。
  
  对于隐居者而言,不作回应是一种静,是一种带有生命意义之上的静,是人静自成佛的静,也是童心一样的静好一样的纯美。
  
  童心是纯,是纯之美;
  
  童心是静,是静之好。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拜访者拜访不成,无奈归去,有些茫然,有些惆怅,也有些落寞。
  
  拜访者过了桥之后,月光下分辨出一片原野,天空低沉的云,缓慢飘浮着,就像石头移动一样。
  
  如此独特的审美意象,有机地衬托出了拜访者不愿离去的孤独身影。
  
  自然而然,拜访者心有不甘,于是浮想连连,不停地叩问:
  
  毕竟,隐居者是在家中,却不出来开门?
  
  究竟是何原因,他不愿意与我会面?
  
  也许,对于我和他的友谊,他有所生疑?
  
  也许,旁观者清,他一直认为,此时此刻的我,依然沐浴红尘,依旧优柔寡断?
  
  月光下的原野,小桥,云朵,石头,是一种自然之静。
  
  而拜访者的内心,不安不静也不宁,这是一种内在世界的动荡,也是一种生命欲望的浮泛与躁动。
  
  怎样才能获得无欲无念、无执无妄的静好,获得一颗童心一样的静好呢?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无可奈何,拜访者要回去了,回去之后还会再来。
  
  这是因为拜访者有一个决心,决不辜负在隐居者面前曾经说过的话。
  
  从古至今,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但是,诗人仍然留下了一个悬念,拜访者果真会远离红尘,静悄悄地归隐山野的寂寞吗?
  
  伴随着拜访者的悬念,诗人还告诉我们,隐居者为什么不愿意见他?
  
  早已归隐的友人,心中一片清明,对于拜访者的了解入骨三分。
  
  隐居者已经看透了拜访者犹豫不决的内心,已经参透了他仍有放不下的执念,一时半会儿一年半载,还走不出坎坷不平的人间仕途之路,真正归隐。
  
  诗人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给读者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记。
  
  这样一对一的对位形象结构,本身所生发出来的悬念,就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给岁月的无情留下了一个无尽遐想。
  
  你在看花花有情,
  
  我不望云云无爱。
  
  下面的文字,是我在书写您的《童心之歌》时,攫获的第三点感悟。
  
  一般来说,只有到了老年,人才会想到夕阳,想到生命的短暂。
  
  生命苦短,人生是歌。
  
  人到了老年,如果找到与时代主题的契合之点,持之以恒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必然会有充满文学色彩和哲学意蕴的诗意生活,具有诗意的生活就是人生禅境。
  
  人生在世,待人接物,审时度势,应该随缘。
  
  随缘是一种随心,随心是一种恬淡;恬淡是一种自然,自然是一种简单。
  
  一个人对于自我,对于世界,如果心灵有所发现,应该像您一样,有所攫获。
  
  您敏锐地发现了,正在浩浩荡荡地到来的大语文时代,正在沐浴着阳光不断成长的孩子们,这些祖国的未来,这些民族的花朵和龙的传人,需要与民族文化的传统之美对接,需要在古典诗词欣赏之中,获得大爱,获得大美,获得自我成长个性塑造之中的大格局,大气度,大视野,大梦幻——一片童心,童心一片。
  
  时光会埋葬邪恶的污秽,污秽之丑是黑暗之火。
  
  时光很喜欢纯洁的大美,大美之光是童心之歌。
  
  在此祝福您,祝福您美妙的童心之歌。
  
  童心之歌,您的生命之火,命运之歌。
  
  2023年6月24日于北京

  • 上一篇文章: 《一剪梅》(李清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欢迎点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9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